除湿装置
    1.
    发明公开
    除湿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79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80099222.1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除湿装置(1)具备壳体(20)、鼓风机(6)以及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以及蒸发器(5),并且构成为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的顺序进行循环。冷凝器(3)包括第1冷凝部(3a)和第2冷凝部(3b),并且构成为使制冷剂按照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的顺序流动。第1冷凝部(3b)配置于比蒸发器(5)靠下风侧的位置。第2冷凝部(3b)配置于比第1冷凝部(3a)靠下风侧的位置。第1冷凝部(3a)的高度低于蒸发器(5)的高度。第2冷凝部(3b)的高度低于第1冷凝部(3a)的高度。

    除湿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373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780078514.0

    申请日:2017-10-06

    Abstract: 除湿机(1)具备蒸发器(31)、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框体(10)及送风风扇(21)。在框体(10)的内部,在第一冷凝器(33a)与第二冷凝器(33b)之间形成有混合空间(41)。利用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依次通过蒸发器(31)及第一冷凝器(33a)并向混合空间(41)输送。利用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不经由蒸发器(31)及第一冷凝器(33a)并向混合空间(41)输送。

    吸入件及电动吸尘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4313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680089508.0

    申请日:2016-10-20

    Abstract: 吸入件(1)具备在底面形成有吸入口(74)的机身(7)和在内部形成有第一风路的接头(8)。接头(8)与机身(7)连接。在机身(7)的内部形成有机身通道(75)。在接头(8)上形成有使第一风路和机身通道(75)连通的通气口。机身(7)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任意一方向机身通道(75)突出的分隔部(76)。分隔部(76)包括与机身(7)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相邻的远位部(101)、与远位部(101)相比靠近通气口的近位部(102)、以及连接远位部(101)与近位部(102)的中间部(103)。近位部(102)比远位部(101)及中间部(103)向上述一方突出。中间部(103)比远位部(101)向上述一方突出。

    感应加热烹调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4192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580083895.2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加热部(11),对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以及驱动电路(51),将电力输出到加热部(11),在与外部设备执行无线通信的期间从驱动电路(51)输出的电力比在不与外部设备执行无线通信的期间从驱动电路(51)输出的电力小。

    空气净化装置及集尘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7765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80036373.6

    申请日:2017-03-03

    Inventor: 久下洋介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以及集尘过滤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紫外线到达具有褶皱形状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表面的广大范围。空气净化装置具备集尘过滤器(3)和紫外线光源(5)。集尘过滤器(3)具备具有褶皱形状的空气过滤器滤材(6)和保持空气过滤器滤材(6)的形状的保持构件(7)。保持构件(7)具备基部(7a)和突出部(7b),所述基部沿与褶皱形状的折痕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从基部(7a)向褶皱形状的谷部突出,紫外线光源(5)向保持构件(7)照射紫外线,保持构件(7)的至少一部分使紫外线扩散透过。

    电饭锅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538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680061478.2

    申请日:2016-08-18

    Abstract: 电饭锅具备:内锅(5),所述内锅收容米且上表面开口,加热机构(7),所述加热机构对内锅进行加热;电饭锅主体(1),所述电饭锅主体具有收容内锅的内锅收容部(1a);盖体(32),所述盖体具有将电饭锅主体的上方覆盖的外盖(31)及拆装自如地装配于外盖的下表面侧的内盖(32),内盖由能够分离的上板体(32B)及下板体(32A)构成,并具有由上板体及下板体围成的空间部(320),下板体具有在盖体关闭时朝向内锅的开口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40),在突出部的侧壁(340A)具备将在米的蒸煮中因加热机构而在内锅内产生的饭米汤和蒸汽向空间部导入的导入孔(328)。

    家电设备
    9.
    发明公开
    家电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1336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30195.0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家电设备(100)具备促动器驱动部(17)、温度传感器(50)、电源部开关(16)、比较电路(51)、配线(52)、以及开关驱动用控制配线(43),所述促动器驱动部(17)具有驱动促动器的驱动电路(17a),所述温度传感器(50)检测作为促动器的温度的促动器温度,所述电源部开关(16)接通和断开对促动器驱动部(17)的电源供给,所述比较电路(51)与温度传感器(50)连接,将促动器温度与基准比较,所述配线(52)连接比较电路(51)和电源部开关(16)。当促动器温度超过基准时,通过比较电路(51)输出的变化,电源部开关(16)断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