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重频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22715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1206563.8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低重频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包括NALM环、主环和第一耦合器,NALM环包括泵浦源输入端、波分复用器、保偏掺铒光纤、第一保偏无源光纤,第一保偏无源光纤为NALM环的环形主体,泵浦源输入端、波分复用器、保偏掺铒光纤均连接在第一保偏无源光纤上;主环包括保偏隔离器、第二耦合器、输出端、第二保偏无源光纤,第二保偏无源光纤为主环的环形主体,保偏隔离器、第二耦合器连接在第二保偏无源光纤上,输出端与第二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耦合器将NALM环和主环连接。该激光器充分利用NALM环进行锁模、降低重频,稳定性高,且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线性激光器驱动电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18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4484.0

    申请日:2024-11-11

    Inventor: 陈栋 孟钒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初级线性放大器、线性支路和非线性支路,非线性支路用于接收初级线性放大器输出的差分电压信号,并输出非线性的补偿信号以对激光器的非线性效应进行补偿,非线性支路的输出端与线性支路的输出端相连接,以使非线性支路输出的补偿信号与线性支路输出的驱动信号叠加并形成输出电信号。如此,可以补偿激光器自身的非线性效应,增强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线性度,并优化光眼图的性能。

    一种激光脉冲驱动电源及微波/激光一体化传输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89716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76804.1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脉冲驱动电源及微波/激光一体化传输架构,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在激光脉冲驱动电源的电源侧和负载之间接入多重结构相同的基本Buck变换单元和脉冲控制MOS管。将各重复单元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脉冲控制MOS管漏极连接。脉冲控制MOS管源极与激光器负载相连。同时用一个大容量的电容与Buck变换单元并联,作为电流回馈支路。一方面可以减小电感电流脉动,无需Buck变换单元中的MOS管的反复切换来维持电感电流稳定,从而解除了MOS管开关速度上限对脉冲电流调制速率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电容所在支路为激光器提供电流,提高了电源对激光器负载的驱动能力。为实现功率级微波/激光的系统集成提供了支持。

    三波长双端综合泵浦Cr:Er:YSGG声光调Q激光器及吸收率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4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1252807.6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波长双端综合泵浦Cr:Er:YSGG声光调Q激光器及吸收率增强方法,包括第一双色镜、反射镜、复合晶体、第二双色镜、声光调Q开关和输出镜,反射镜、第二双色镜和输出镜构成谐振腔;第一双色镜的上方放置有第一半导体激光器,谐振腔的两端分别放置有第二半导体激光器和第三半导体激光器;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和第二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泵浦光经过第一双色镜和反射镜聚焦在复合晶体,第三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泵浦光经过第二双色镜聚焦在复合晶体上,输出的激光经过声光调Q开关产生脉冲激光,脉冲激光通过输出镜输出。本发明提出的三波长双端综合泵浦Cr:Er:YSGG声光调Q激光器及吸收率增强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激光器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精密测定激光与原子束垂直性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4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9270.6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密测定激光与原子束垂直性的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两套原子束与激光锁定环路分别产生入射至拍频模块的激光后,保持第一套原子束与激光锁定环路中的原子束与激光的角度不变,同时调节第二套原子束与激光锁定环路中对向传播且完全重合的两束激光的角度,通过频谱仪获取拍频信号的谱线;若拍频信号的谱线在频谱仪显示为一个尖峰时,判断第二套原子束与激光锁定环路中对向传播且完全重合的两束激光与原子束为垂直;若拍频信号的谱线在频谱仪显示为两个多普勒谱,判断第二套原子束与激光锁定环路中对向传播且完全重合的两束激光与原子束不垂直,通过上述方法,满足原子钟系统激光与原子束垂直性的要求,提高整钟系统的稳定度指标。

    支持六线偏振模信号光放大的EDFA及其模式增益均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9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0948660.0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持六线偏振模信号光放大的EDFA及其模式增益均衡方法,依据少模光纤本征空间模场的电磁特征,设计两段具有简单掺杂结构的掺铒光纤以中心对准方式连续构成放大器的增益介质。两段掺铒光纤的铒粒子掺杂环分别偏向纤芯外侧和内侧,掺杂位置具有空间互补性,使六线偏振模信号光依次经历差别性放大和补偿性放大后实现模式增益均衡。相对于多环式和阶梯式等复杂铒粒子掺杂设计的掺铒光纤,本发明大大简化了掺铒光纤的制备工艺。

    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3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711173674.1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针对微波光子学、天文光谱测量及并行光纤通信系统对高频率间隔光频梳源的需求,特别是可实现片上集成的光频梳源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光孤子晶体光频梳产生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通过单模光纤依次连接的泵浦激光器、光学放大器、偏振控制器和光频梳发生器和温度控制器;泵浦激光器输出波长与所需产生的光频梳波长一致,光学放大器工作波长与泵浦激光器输出波长一致;偏振控制器为能承受泵浦光信号功率的偏振控制器;光频梳发生器包括封装壳体、微环谐振腔和温度调节器;微环谐振腔和温度调节器封装在封装壳体内,微环谐振腔的工作温度通过设置在封装壳体外与温度调节器相连的温度控制器控制。本发明成本低,可靠性高,体积小。

    大功率半导体泵浦光纤激光器并联驱动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7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53125.7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泵浦光纤激光器并联驱动电源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大功率半导体泵浦光纤激光器领域,电源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外部用户设定的功率数据,并根据功率数据为各并联驱动电路分配不同功率值;用于向各并联驱动电路提供出光控制信号;用于收集各并联驱动电路上传的电流数据、温度数据、电压数据及激光功率数据;多路并联驱动电路,由中央控制单元控制多路并联驱动电路输出不同功率的激光;激光耦合器,用于将多路并联驱动电路输出的激光进行耦合后输出。本发明避免了因单个泵浦源出现损坏而导致激光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保证了每个泵浦源安全可靠地工作,保证了输出激光效率最高和激光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一种光纤放大器泵浦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激光雷达

    公开(公告)号:CN117673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92890.4

    申请日:2022-09-08

    Inventor: 许洪松 汪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放大器泵浦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激光雷达,其方法包括:获取光纤放大器的输入光的初始输入功率与泵浦源的工作电流;若初始输入功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输入功率阈值,控制泵浦源的工作模式从第一控制模式转换为第二控制模式,并在预设延时时间T0内保持第二控制模式;对光纤放大器的输入光以预设间隔时间ΔT进行N次采样,并获得对应的第一输入功率至第N输入功率;其中,N‑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