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现有光接入网络的微波光子分布式雷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892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65317.8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光子雷达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现有光接入网络的微波光子分布式雷达系统,包括,根据现有无源光接入网络架构的拓扑结构不同,分为树形无源光网络和环形无源光网络,在树形无源光网络提出点对多点传输雷达模拟信号的分布式雷达系统,在环形无源光网络提出点对点传输雷达模拟信号的分布式雷达系统。本发明所提出的分布式雷达系统是基于已经广泛铺设架构的无源光接入网络,仅需增加部分光器件即可完成分布式雷达系统的搭建,降低了雷达系统的搭建成本,利用当前光纤通信系统中已广泛铺设的光纤网络作为雷达组网的信号传输介质,不需要重新铺设光缆,可以快速、便捷、广泛、灵活地构建分布式雷达系统。

    一种端口接入可识别分光器、拓扑网络、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9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73663.4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一种端口接入可识别分光器、拓扑网络、识别系统及方法,分光器包括分光器本体、多个第一光纤编码、多个第二光纤编码、第一连接器、多个第二连接器。通过利用设置在分光器本体上的多个第一光纤编码和多个第二光纤编码,并在处理侧的处理下,可实现分光器本体及其输出端口的区分识别。同时,通过在分光器本体的多个输出端的末端分别一一设置多个第二连接器,从而使得在第二连接器未通过跳纤接入其他光学器件时,处理侧发送的识别光波传输至第二连接器时将会产生反射,以使得处理侧可接收该反射光波并解析,以确定第二连接器所对应的输出端未连接器件,因此解决了对于常规分光器无法确定其每个输出端是否接入其他光学器件的问题。

    用于相干突发接收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6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80065013.8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光网络通信系统利用相干无源光网络(PON)。所述系统包含具有配置成用于时分波分相干检测的下游传输器和上游接收器系统的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与所述OLT可操作通信的分离器和与所述分离器可操作通信的多个光网络单元(ONU)。所述多个ONU中的每一个配置成(i)从所述OLT接收下游相干突发信号,且(ii)将至少一个上游突发信号传输到所述OLT。所述上游接收器系统进一步包含功率控制模块和配置成产生光学LO信号的本机振荡器(LO)。所述功率控制模块配置成适应性地实时控制所述光学LO信号的功率电平。

    一种非主从式虚拟全双工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0827048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061079.7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主从式虚拟全双工网络,该非主从式虚拟全双工网络包括塑料光纤收发模块和单芯塑料光纤,通过单芯塑料光纤实现半双工双向数据通信;塑料光纤收发模块通过单根塑料光纤串连多个终端或传感通信节点,在环形网络或树状网络的基础上,建设成虚拟双向网络;在各节点配置塑料光纤收发模块,在其中任意一个节点的通信模块上设立主控单元,每个节点都通过单根塑料光纤实现点与点之间的连接;既能够由主控单元向某个或所有节点发出命令,也能够由其他某个节点主动向主控单元上报信息。

    一种光纤分布式接入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887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1577580.5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分布式接入系统及其管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配置设备编号导致组网不灵活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光纤分布式接入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主站设备向每个从站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每个从站设备的序列号以及路由地址;主站设备接收来自每个从站设备的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携带了每个从站设备的序列号以及路由地址;针对第一从站设备,主站设备判断响应消息中的序列号以及路由地址是否在管理列表中;其中,第一从站设备为多个从站设备中的任一从站设备;若主站设备确定序列号以及路由地址不在管理列表中,则为第一从站设备分配新的设备编号,以通过设备编号对每个从站设备进行管理。

    一种基于无源光总线技术的高速光数据总线

    公开(公告)号:CN10883324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0577843.6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光总线技术的高速光数据总线,可实现通信网络的高速高可靠通信。该数据总线结构的核心在于基于光纤分束器和合束器的高速可靠光总线网络架构,其中高速高效的光纤合束器与光纤分束器是总线结构的基础,通过低延时介质访问协议和网络通讯安全可靠传输技术可提高系统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该高速数据总线具有光纤高速率、大吞吐量、低延时、电磁兼容性性好、重量轻的优点,也有无源总线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的优点,以及新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实时性好、可重构的优点。

    WDM/TDM-PON系统和其发送开始时刻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42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580038791.X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WDM/TDM‑PON系统的发送开始时刻校正方法具备:完成指示过程,站侧用户收容装置以在对向用户装置的波长切换进行指示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用户装置在波长切换后发送的、示出用户装置的波长切换完成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的方式进行指示;指示完成发送过程,用户装置在按照指示完成波长切换之后,在所指示的发送开始时刻以切换后的波长发送示出波长切换完成的上行信号;以及发送开始时刻校正过程,站侧用户收容装置对在波长切换后接收的示出波长切换完成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刻进行测定,将对波长切换前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开始时刻加上时刻差的2倍的时间后的时刻设定为新的发送开始时刻,所述时刻差是在波长切换后接收的示出波长切换完成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刻相对于在波长切换前设想的示出波长切换完成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时刻差。

    光线路终端、光收发模块、系统以及光纤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606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0931545.3

    申请日:2012-07-02

    Inventor: 殷锦蓉 杨素林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纤检测方法通过重用光线路终端的单板上的RSSI控制器的I2C接口与RSSI处理器的I2C接口的I2C总线连接,实现对OTDR处理器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光纤网络的主干光纤和分布光纤的故障定位以及对分支光纤和光网络单元线路分析和故障定责及定界,而无需改动光线路终端上光收发模块的原有管脚,使得支持OTDR的光线路终端的单板可以同时支持原有的支持的OTDR测试的光收发模块,也可以同时支持原有不支持OTDR测试的光收发模块,实现了OTDR的光收发模块的平滑升级。

    星形网络时间频率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6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46978.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形网络时间频率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所述同步系统包括主站、从站以及连接所述主站和从站的多条传输光纤,主站包括中心时钟、与中心时钟连接的多个波分复用器Ⅰ、与波分复用器Ⅰ连接的时间间隔测量模块、与时间间隔测量模块连接的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多个延迟线,每个波分复用器Ⅰ连接一个延迟线,每个延迟线连接一条传输光纤,波分复用器Ⅰ和延迟线的数量与传输光纤的数量相同;从站包括多个波分复用器Ⅱ和多个用户端,波分复用器Ⅱ和用户端的数量与所述传输光纤的数量相同,每个波分复用器Ⅱ连接一条传输光纤,每个用户端与一个波分复用器Ⅱ。本发明时间和频率信号同时传输同时补偿,时间频率同步精度高,频率信号相位一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