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83936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080037131.7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81 , G11B7/12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81 , G11B7/1275 , G11B2007/0006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在利用蓝色光对具有三层以上记录层的光信息介质记录或再生信息时降低其他层光的干涉,并且在利用红色光从光信息介质再生信息时较高且良好地保持S/N比。光学头装置包括:射出蓝色光的第一激光光源(1);射出红色光的第二激光光源(2);使蓝色光在第一光盘(12)的记录层上聚光或使红色光在第二光盘(13)的记录层上聚光的物镜(11);接收由第一光盘(12)的记录层反射的蓝色光或由第二光盘(13)的记录层反射的红色光并基于接收到的蓝色光或红色光的光量输出电信号的光检测器(9)、以及遮挡包含蓝色光的光轴的指定区域不让该区域的光到达光检测器(9)并使红色光透过的波长选择遮光区域(7x)。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16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80003417.7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 G02B5/1876 , G11B7/085 , G11B7/08511 , G11B7/09 , G11B7/135 , G11B7/1374 , G11B2007/0006
Abstract: 物镜(101)使第1波长λ1(390[nm]≤λ1≤430[nm])、第2波长λ2(630[nm]≤λ2≤680[nm])及第3波长λ3(750[nm]≤λ3≤810[nm])的激光汇聚于第1至第3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使从正规衍射次数光的汇聚点到正规衍射次数光的汇聚点和不需要的衍射次数光的聚光点之间的由虚拟衍射次数光形成的虚拟聚光点为止的距离为针对第3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或再生信息时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捕捉范围的两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108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010593255.5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7/004 , G11B7/12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83 , G03H2001/0441 , G03H2210/562 , G11B7/00781 , G11B2007/00656
Abstract: 一种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以及光信息再生装置。在今后的光盘的大容量化、高速化中,多层记录是有效的,但在现有技术中随着记录层数的增大,S/N比不足,成为限制大容量化的主因。在为提高S/N比而检测与不照射光盘的光的干涉光的方式中,难以通过简单的结构稳定地取得再生信号。此外,无法实现记录密度的提高,难以提高转发速度。在使两光束相向地会聚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同一部位,记录通过所述两光束的干涉而生成的驻波的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中,多级别地调制两个光束的相位差来进行记录。在再生时,作为再生信号检测来自记录介质的再生光与别的再生用参照光的干涉光,用再生信号的低频成分进行使再生时的干涉的相位稳定的相位伺服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269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0980101097.2
申请日:2009-09-16
Applicant: 索尼公司
IPC: H01S5/062 , G11B7/127 , G11B7/12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06216 , B82Y10/00 , G11B7/00736 , G11B7/127 , G11B7/1275 , G11B7/247 , G11B7/248 , G11B2007/24606 , H01S5/068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周期进行自由调节。在本发明中,作为脉冲形状的激光(LL)的脉冲光从半导体激光器(3)被发射出,并且基于脉冲信号(SL)生成的并且具有脉冲形状的驱动电压脉冲(DJw)的激光器驱动电压(DJ)被施加给半导体激光器(3)。此时,短脉冲光源(51)改变与驱动电压脉冲(DJw)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电压周期(TV),从而改变与脉冲信号(SL)中的所生成信号脉冲(SLw)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设定周期(TS)。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955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10364686.3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渡部一雄
IPC: G11B7/004 , G11B7/1275 , G11B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19/2009 , G11B7/1275 , G11B7/24 , G11B7/24038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电子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台(50),回转台(50)被设置以沿着记录层的表面在其上延伸的平面旋转包括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伺服数据提供机构(20),伺服数据提供机构(20)被设置以提供在回转台的面向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表面上并且提供伺服数据,伺服数据被用于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记录或者从记录介质的数据的再现,以及记录和再现模块(20),记录和再现模块(20)被设置以用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和具有与具有第一波长的光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从记录介质的相对于回转台相反的侧照射记录介质的记录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4071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168453.4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1B7/09 , G11B7/1275 , G11B7/131 , G11B7/1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909 , G11B7/1275 , G11B7/1356 , G11B200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器,具体地说是提供即便可以不仅对CD·DVD,而且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也不会妨碍使光拾取器小型化的光学机构。具有CD·DVD用的第1物镜、BD用的第2物镜、光检测器,CD·DVD用的光源、BD用的光源、经由上述第1物镜将来自CD·DVD的第1反射光的第1光学机构、和经由上述第2物镜引导来自BD的第2反射光,并使第2反射光的方向变更到上述第1光学机构侧的第2光学机构。在第2反射光与由第1光学机构引导的第1反射光的光路汇合后,由第1光学机构将第2反射光供给至光检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7376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07797.6
申请日:2012-04-05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PC: G11B7/0065 , G11B7/1275 , G11B7/2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065 , G11B7/1275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波长全息系统和方法。提供用于记录并且读取信息的全息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提供激光束的至少一个激光器。该系统还包括子系统,其配置为用于所述全息系统的多波长操作并且在全息介质的大致上不重叠的体积中以不同的波长记录微全息图。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0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311756.6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11B7/0045 , G11B7/005 , G11B7/1275 , G11B7/135
Abstract: 一种双光束超分辨光存储材料读写装置包括光路和计算机,所述的光路由记录光路、读出光路和荧光收集光路组成,以及读写方法。本发明采用脉冲光诱导‑连续光抑制的淬灭记录方式,可以快速读取信息,在超分辨光存储领域第一次同时解决材料记录和读取的问题,可以克服光致变色材料在超分辨记录时的擦除效应,可以获得更小的记录光斑和提高光盘的存储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0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311756.6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11B7/0045 , G11B7/005 , G11B7/1275 , G11B7/135
Abstract: 一种双光束超分辨光存储材料读写装置包括光路和计算机,所述的光路由记录光路、读出光路和荧光收集光路组成,以及读写方法。本发明采用脉冲光诱导-连续光抑制的淬灭记录方式,可以快速读取信息,在超分辨光存储领域第一次同时解决材料记录和读取的问题,可以克服光致变色材料在超分辨记录时的擦除效应,可以获得更小的记录光斑和提高光盘的存储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162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80003417.7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 G02B5/1876 , G11B7/085 , G11B7/08511 , G11B7/09 , G11B7/135 , G11B7/1374 , G11B2007/0006
Abstract: 物镜(101)使第1波长λ1(390[nm]≤λ1≤430[nm])、第2波长λ2(630[nm]≤λ2≤680[nm])及第3波长λ3(750[nm]≤λ3≤810[nml)的激光汇聚于第1至第3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使从正规衍射次数光的汇聚点到正规衍射次数光的汇聚点和不需要的衍射次数光的聚光点之间的由虚拟衍射次数光形成的虚拟聚光点为止的距离为针对第3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或再生信息时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捕捉范围的两倍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