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两个竖直部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75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80013682.6

    申请日:2018-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竖直部件(2)的装置(27),包括由木材,尤其胶合层压木料制成的梁(3),和用于所述梁(3)的每个端面(8、9)的连接器(4),每个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端面(8、9)连接至所述两个竖直部件(2)中的一个竖直部件(2),其中每个连接器(4)具有两个配件(5、6),所述两个配件中的一个配件(5)经由一个侧面(7)安装在所述梁(3)的相应端面(8)上而所述两个配件的另一个配件(6)能够经由一个侧面(10)安装在相关联的竖直部件(2)上,所述配件(5、6)经由它们的另一侧面(11、12)来实现彼此邻接并具有两个张紧爪(18、19),所述张紧爪在直径端部(14、15、16、17)处抓住所述配件(5、6)并能够通过至少一个大致平行于所述另一侧面(11、12)而延伸的张紧件(20)来相对彼此张紧,其中所述梁(3)具有由钢材制成的下弦杆(28),所述下弦杆(28)在所述梁(3)的每个端面(8、9)处锚定到安装在所述梁上的配件(5)上,其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张紧所述下弦杆(28)的张紧件(30)。

    一种体内预应力胶合木梁的张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353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128837.4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晋 沈浩 王卫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内预应力胶合木梁的张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获取体内预应力胶合木梁的结构参数;步骤二、根据步骤一获取的结构参数,确定预应力胶合木梁有效张拉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其中下限值为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临界状态对应的有效张拉力;上限值为极限状态下预应力筋刚好屈服时对应的有效张拉力;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确定的有效张拉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胶合木梁进行张拉。本发明可直接方便、准确地获得有效张拉力的上下限值,从而确定合理的有效张拉力对胶合木进行张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胶合木的承载能力。

    用于连接两个竖直部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759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13682.6

    申请日:2018-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竖直部件(2)的装置(27),包括由木材,尤其胶合层压木料制成的梁(3),和用于所述梁(3)的每个端面(8、9)的连接器(4),每个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端面(8、9)连接至所述两个竖直部件(2)中的一个竖直部件(2),其中每个连接器(4)具有两个配件(5、6),所述两个配件中的一个配件(5)经由一个侧面(7)安装在所述梁(3)的相应端面(8)上而所述两个配件的另一个配件(6)能够经由一个侧面(10)安装在相关联的竖直部件(2)上,所述配件(5、6)经由它们的另一侧面(11、12)来实现彼此邻接并具有两个张紧爪(18、19),所述张紧爪在直径端部(14、15、16、17)处抓住所述配件(5、6)并能够通过至少一个大致平行于所述另一侧面(11、12)而延伸的张紧件(20)来相对彼此张紧,其中所述梁(3)具有由钢材制成的下弦杆(28),所述下弦杆(28)在所述梁(3)的每个端面(8、9)处锚定到安装在所述梁上的配件(5)上,其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张紧所述下弦杆(28)的张紧件(30)。

    竹质结构建筑屋顶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63170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84166.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黄志巍

    Inventor: 黄志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质结构建筑屋顶系统,包括腹杆及弦杆构成的竹质桁架杆件及金属节点;腹杆包括两根倾斜腹杆及三根垂直腹杆,弦杆包括两根倾斜弦杆及一根水平弦杆;两根倾斜弦杆的一端与一根垂直腹杆的上端连接,一根水平弦杆的两端连接在两根倾斜弦杆的下端,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一根垂直腹杆的下端及两根倾斜腹杆的下端连接在一根水平弦杆的中央;两根倾斜腹杆的上端及两根垂直腹杆的上端连接在两根倾斜弦杆的中部;两根垂直腹杆的下端垂直连接在一根水平弦杆上。本发明充分利用竹材,提高竹材资源的利用率,经济合理。竹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宽阔的应用面,施工便捷、速度快,工种的交接少,中间环节少,管理方便,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

    下弦内藏钢筋小圆木与多层板组合T形梁及作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56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92731.0

    申请日:2012-12-30

    Abstract: 下弦内藏钢筋小圆木与多层板组合T形梁及作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两个孔芯带凹槽的半圆柱小圆木和受拉钢筋通过竹钉组成内藏钢筋的圆形下弦杆,上下端带弧形槽的小圆木放置在相互平行的圆形下弦杆和小圆木之间,并与两者垂直,两端弧形槽分别与两者圆形外表面接触,用竹钉连接在一起,在组成部分的下弦杆下侧和该部分的左右两侧固定一层多层板,再在小圆木左、右多层板的外侧各放置一根小圆木,用连接钢筋把三根小圆木连接,形成T形梁的翼缘,在外露小圆木外表面固定一层多层板即成下弦内藏钢筋的小圆木与多层板组合T形梁。本发明使小圆木使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量,制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构造物的减振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4197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02824503.2

    申请日:2002-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E01B26/00 E04C3/18 E04H9/02 E04H9/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物的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可有效且充分地对在构造体中面外方向所发生的振动予以控制。在以留预定间隔地设置在上述构造体(12)上的支撑点(13)之间,配设具有整体长度比这些支撑点之间的间隔更长的张力部件(14),并将第一连接片(15)直接或通过刚性部件呈转动自如地连接于该张力部件(14)的任意处,再将第二连接片(16)呈转动自如地连接于构造体上,更且使这些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呈转动自如地相连接,而在构成上述构造物的构造体,以及上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片的连接部(21)之间,设有施力部件(17)及缓冲部件(18),该施力部件(17)通过对于这些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加以施力,以对于张力部件付与张力,该缓冲部件(18)通过上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转动而使其起工作。

    一种增强胶合木梁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及施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24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0193973.1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胶合木梁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及施加方法,施加装置包括横向加压装置和纵向加压装置,本发明中的纵向加压装置通过与横向加压装置配合使用,纵向加压装置使木梁可体外施加预应力,不破坏截面整体性,横向加压装置使增强材料和木梁压紧以保证粘贴质量;预应力施加装置体积小、操作便捷,可将粘贴增强材料和施加预应力的过程结合起来,不破坏截面的整体性,因此可减小胶合木梁的截面高度,节省材料、方便施工,并能拓宽胶合木梁的应用范围。解决了木梁与增强材料共同工作性能差、局部开胶与预应力施加不准确等问题,保证了预应力增强梁的制作质量。

    一种再生复合龙骨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10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0672.8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再生复合龙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再生复合龙骨结构,包括:木芯结构,由多层木芯层叠构成,各层木芯由多个短料拼接构成;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各层木芯之间,将各层木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结构,铺设在木芯结构的顶面和底面;第三固定结构,沿着木芯结构的长度方向缠绕绑扎在第二固定结构和所述木芯结构的外围;第四固定结构,设置在第三固定结构外围,与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和所述木芯结构热塑成型。本发明可以防止龙骨木芯的脆性受弯断裂,增加结构延性,提高龙骨结构抗剪和抗弯强度;同时,可以减少木材和聚丙烯材料与空气接触,增加龙骨结构耐久性,提高材料周转率,实现废旧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更加低碳环保。

    一种CFRP索-胶合木组合张弦梁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7386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8537.0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FRP索‑胶合木组合张弦梁体系,包括CFRP索,分段式上弦梁组件,支撑组件,第一连接节点,第三连接节点,第四连接节点,分段式上弦梁组件是由多段上弦梁通过第一连接节点拼接构成,支撑组件交叉设置并分布于上弦梁组件下方,并通过第三连接节点进行铰接,支撑组件交叉处通过第四连连接节点进行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可调节支撑组件交叉处角度的大小,CFRP索的两端分别与分段式上弦梁组件的两端进行连接,中部与第四连接点进行配合连接。本方案将胶合木梁、撑杆和CFRP索组合起来,通过给CFRP索施加预应力将预应力引入CFRP索‑胶合木组合张弦梁结构中,调整木梁内力分布,减小梁内弯矩峰值,增加木梁结构的应用跨度,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