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消光-导电-耐蚀”化学转化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1614309.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公开镁合金“消光‑导电‑耐蚀”化学转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及酒精,配置成混合溶液;将上述溶液室温下搅拌水解;将转化膜样品放入水解好的硅烷溶液里,然后将转化膜样品烘干;将纳米银线超声分散在酒精中,并涂覆与硅烷处理后的转化膜样品上,然后将转化膜样品晾干;将0.02ml‑20ml有机染料与200ml的去离子水混合成染色溶液,并烧开,然后置入水浴锅中;将导电处理后转化膜样品放入染色溶液中,染色1‑2h;将转化膜样品拿出晾干后进行后续表征。本发明通过对提高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形核率来提高膜层的耐蚀性,并利用纳米银线和有机染料对化学转化膜进行后处理来实现膜层的“消光‑导电”性能。

    一种镁合金“消光-导电-耐蚀”化学转化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1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14309.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公开镁合金“消光‑导电‑耐蚀”化学转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及酒精,配置成混合溶液;将上述溶液室温下搅拌水解;将转化膜样品放入水解好的硅烷溶液里,然后将转化膜样品烘干;将纳米银线超声分散在酒精中,并涂覆与硅烷处理后的转化膜样品上,然后将转化膜样品晾干;将0.02ml‑20ml有机染料与200ml的去离子水混合成染色溶液,并烧开,然后置入水浴锅中;将导电处理后转化膜样品放入染色溶液中,染色1‑2h;将转化膜样品拿出晾干后进行后续表征。本发明通过对提高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形核率来提高膜层的耐蚀性,并利用纳米银线和有机染料对化学转化膜进行后处理来实现膜层的“消光‑导电”性能。

    一种室温下使铜箔变黑并恢复原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4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1397619.X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使铜箔变黑并恢复原色的方法,包括:配制0.8 mol/L的H2SO4溶液,然后以0.8 mol/L的H2SO4为溶剂配置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然后在上述50mL溶液中加入2mL的离子液体并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随后将市售铜箔放置于溶液A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自然风干,随后,将处理干燥后的铜箔放置于一太阳光模拟光源下,照射一定时间后,铜箔即变为黑色,将变黑的铜箔重新置于溶液A中浸泡一定时间后,铜箔又恢复原色。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在光致变色领域以及军事隐身材料等方面存在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纯银纪念币/章局部上色处理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630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009248.4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纯银纪念币/章局部上色处理的工艺,使用喷砂技术对银币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使用Al2O3或Cr2O3砂;将喷砂后的银币完全浸入配制好的溶液中进行整体硫化处理;对整体硫化处理后的银币进行去硫化处理;对银币指定区域进行局部硫化处理;对局部硫化处理的银币进行后期处理,使得被硫化的局部显现彩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局部硫化处理,使得银币表面局部上色,局部上色后的银币,在日常使用中和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颜色变化,通过本发明的工艺,使得纪念币表面增加了防腐蚀性、抗变色的能力,保证纪念币的外观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减少了传统复杂工艺,设备依赖度也大大降低,对于环境的危害度大大减低。

    工具钢件化学法着铜红色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50093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057849.2

    申请日:2007-07-05

    Abstract: 本发明工具钢件化学法着铜红色工艺涉及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着色,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预处理;第二步,着色,着色液为由以下成分组成的水溶液:硫酸铜2~8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1.1g/L、酒石酸钾钠0.1~0.5g/L、钼酸铵0.2~0.9g/L和亚硫酸钠1~2g/L,将经过第一步预处理后的工具钢件放入着色液中浸没,着色温度为室温,着色时间1~5.5分钟;第三步,后处理,得到表面着铜红色膜层的工具钢件产品。本发明工艺操作条件温和、节能,着色液成分简单、无毒、对工具钢材无腐蚀,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着色液生产能力大,着色液处理面积达到1.1m2/L,废液排放量小。

    铜表面热着色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9079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29852.3

    申请日:2007-08-23

    Applicant: 黄炜棠

    Inventor: 吴信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表面热着色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的化学原料配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量的铜表面,按设计者的愿望,把各种化学材料应用在加热后的铜的表面上以此产生化学变化,并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铜表面现出所需的各种色彩,并构成各种图案形状。然后用清色封闭材料封闭着色好的铜表面。这种色彩与图案是从金属里面渗透出来的,所以晶莹闪亮,如碧似翡,色彩丰富自然,透明感强,大大提升了铜作品或铜雕塑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收藏价值。

    彩色铜浮雕、铜圆雕的烧色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070031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10012533.7

    申请日:2006-03-24

    Inventor: 郭海博 郭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铜浮雕、铜圆雕的烧色工艺,其首先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铜雕着色部位的表面氧化层,然后用加热工具在铜雕上烧制出红、橙、黄、紫、青、蓝、绿颜色,本发明可以说填补了我国金属雕塑领域的空白,采用本发明所制作的铜浮雕、铜圆雕工艺品,其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艳丽,具有较独特的艺术效果,并兼有欣赏和收藏的双重价值。

    不锈钢表面快速着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7456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31637.2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不锈钢表面快速着色的方法,包括不锈钢表面的预处理,着色处理,彩色化膜层的封闭处理。本发明着色液中Cr6+浓度仅约为Inco法及其衍生法的1/10,且着色温度较低,具有低毒性、低能耗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多着色不锈钢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着色膜层致密平整、与不锈钢基体结合力强,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均优于不锈钢基体本身,且其在空气中抗色变性能优异。适合用于腐蚀防护、装饰性等领域。

    不用能源的金属常温发黑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295A

    公开(公告)日:1993-02-24

    申请号:CN91106765.5

    申请日:1991-08-02

    Inventor: 刘贵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中的钢铁件的发黑工艺,其特征是由金属常温去油浓缩液、金属常温发黑液、金属发黑工件常温钝化封闭液构成三个不用能源的工序,从而取代传统的高温碱性发黑的老工艺,具有投资少,上马快,适应广,质量好,成本低,工效高,操作方便,劳动环境卫生,无环境污染的特点,提高工效5-10倍,节约宝贵的能源。

    改进的含锌表面黑化处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572A

    公开(公告)日:1991-04-10

    申请号:CN90106524.2

    申请日:1990-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60 C23C22/53 C23C22/68

    Abstract: 通过将含锌表面,特别是镀锌钢材表面与一种水溶液接触,可以有效地在表面上涂覆一层细金属颗粒的粘结的耐腐蚀黑色涂层,该水溶液含有(A)至少0.5g/L的Ni2+和或Co2+离子的处理溶液;和(B)足以将组份(A)中所有离子络合的、一定量的弱络合组份,选自氨、具有至少两个氨基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伯氨基的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和/或氨基酸;以及任意的,但最好含有(C)每百万份中至少50份重量(“ppm”)选自下列一类的组份:亚硝酸的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氰酸根离子、硫代硫酸根离子、硫脲、次磷酸根离子、亚磷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