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774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511018109.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9038 , G06F16/904 , G06T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污染环境三维快速显示方法和系统,该方法的每块水域都由相应的传感器负责感知信息,并将数据定时传回,将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根据五类国家水质标准构建案例库;将水环境三维场景进行划分,以水域对象节点为组织单位,构建基于BSP树结构的场景树;基于场景树的包围盒层次进行视域剔除;从传感器感知到的数据判断水质等级;根据判断结果查找案例库中对应的案例,显示水质图形;通过点选查看水质信息。本发明解决专家无需到现场勘察水质,实时快速显示水污染环境三维图形的问题,且能够自动选择对应水质图形,使专家在水环境三维场景中漫游观察、查看当前水域实时信息,方便专家对水污染环境进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6447078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782152.0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保障河口供水安全的水利工程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该系统包括环境要素原位监测模块、环境要素信息管控模块、上游远程调控模块和下游局地智能应急模块:环境要素原位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上游水库和下游河口关键位置的水文、水动力、水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信息管控模块用于管控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别的水文、水动力、水质要素信息;上游远程调控模块用于在河口供水安全敏感期内,对上游水库实施远距离精准优化调度,以提高下游河口供水整体安全;下游局地智能应急模块则针对上游远程调控模块的实施效果情况,可通过智能化响应在下游局地处实施针对性应急措施,确保河口重点保护水域的供水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64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23001.8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祁超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衰减系数估算方法,包括确定稳态一维忽略污染物的沉降和弥散作用水质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解析基本方程;检测河流数据和入河排污口数据;确定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变形;利用牛顿法迭代目标函数;判断是否终止迭代,如终止迭代,最后一次迭代值就是所求的最优值,如不终止迭代,继续迭代,直到出现最优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出了利用牛顿(切线)求极值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了有排污口存在的河段污染物衰减系数的估算难题,为实际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流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5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69924.X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深圳明创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炎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 G05B19/058 , G06Q10/0639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给水处理自动化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分析中心、控制器、在线工控显示器、数据输出端和打印设备,所述传感器与数据分析中心相连,数据分析中心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在线工控显示器相连,在线工控显示器上设置有数据输出端,打印设备与数据输出端相连;还包括与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数据收集器,传感器不间断地对被测水质进行监测,当采集的水质参数数据量达到一定阈值时,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水质参数数据汇聚成水质参数数据文件并发送至数据收集器,进而由数据收集器将接收的水质参数数据文件发送至数据分析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48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10653274.0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动态模拟污染物扩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河流模型;然后按连续稳定排放模型或者瞬时排放模型计算某区段中测定点的当前污染物浓度;将当前污染物浓度与环保标准相对比,确定水质等级,并用颜色渲染河流模型中的该区段。本发明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更重要的是不会真正造成水体污染,而且可随时模拟污染物扩散情况,从而对于找到规划工厂选址和城市发展的最佳方案提供强大的信息参考;可根据不同要求,设定众多参数,模拟不同情况下,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27463.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 G06F17/5009 ,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注入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整理构建原始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数据体文件,给定初始的注采参数方案;②更新计算注采参数方案下注水井的表皮系数值;③更新保存注采参数方案下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数据体文件;④模拟计算注采参数方案下的油藏平均含水饱和度值;⑤模拟计算注采参数方案下的油藏含水饱和度分布方差值;⑥判断注采参数方案是否达到优化目标;⑦给出最优的注采参数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综合考虑油层的非均质性特征以及注入水对油层伤害的影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可以更加科学、更加准确、更加快速地实现最优注采参数调控方案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53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410401124.0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南京集艾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质基准计算的数据提取方法,包括水质基准计算的数据提取具体步骤。本方法结合传统SQL查询模式形成新的提取方案,可以方便有效的提取目标数据,为应用、标准化提供数据支撑。数据提取方法可进行可视化定制,可用于CS、BS架构,也可用于数据服务接口,为水环境基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17910.8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 G06F17/5018 , G06F17/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的网格拼接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大尺度流域复杂河网区域的网格自动拼接,减小地形复杂区域网格的生成难度,满足大尺度流域复杂河网区域的网格构建需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识别流域河网水系,提取流域水系边界;步骤2.将干流和支流分开绘制,同一河段在河道比较顺滑的位置进行分段,干支流交汇处单独分区,相邻两段之间要有重叠区域;步骤3.根据流域内水系特征,设定各河段网格的数目和尺寸,分别绘制干流和支流各河段网格;步骤4.对网格进行二维编码;步骤5.将干支流交汇区T形网格划分为4段,使交汇节点的网格数尽可能少;步骤6:将划分之后的网格代替原来的T形网格进行整体的网格拼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818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54119.7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钦州学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对海湾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本发明包括首先采集、收集数据、选定环境容量控制示范点,设置海湾环境容量对应的海洋环境水质标准,以及准备数据、模拟海湾潮流和海水水位、使用海洋生态模型来模拟海湾COD排放分布、通过水动力学模型模拟排放COD的扩散及消亡过程以及最后构建COD海域水质响应场,计算海湾最大允许COD环境容量。本发明顾及海底地形及潮流水动力特征下耦合上COD排放的情况,进行模拟海湾的环境容量。本方法考虑到海湾地形的特殊性以及潮落、潮涨的变化,并根据具体海湾环境监管的需要设定控制阈值进行耦合模拟,该方法更便于应用海湾环境监管及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26879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488064.0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游进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分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层次水量分配方法,第一步是三层水资源的分配调节,其采用如下的步骤:a.第一层分配为时间层面水量分配;b.第二层次为空间层面分配,实现区域间水量分配;c.第三层为用户间水量分配,主要是指同一区域内不同类型用水户的水量分配;第二步是根据步骤一,对三层次水资源配比计算结构方法采用如下的步骤:a.计算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型功能的实现由三个层次构成;b.总体流程包含了时间、空间、水源和用户的多重循环,不同层次的循环有对应数据信息变化和参数更新;它具有能够合理形成从用户、区域到时间的三层次分配结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合理化使用水资源,环保节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