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635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78061.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高松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绝缘壳体和电接触元件组件,绝缘壳体具有一端开孔的腔体,在绝缘壳体上且位于腔体上端形成有按钮部件;电接触元件组件包括弹片部和导电部;弹片部具有金属质的弹片本体;靠近弹片本体的第二端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面;导电部包括具有限位面的导电部本体,导电部本体形成有适配外部导线以供外部导线通过的导向通道孔;按钮部件上形成有对应地向下按压至少一个台阶面的凸起部,以在用户向下按压该按钮部件时,按钮部件的凸起部会给弹片本体的台阶面施加向下的顶压力,从而令弹片本体的第二端与导电部本体之间形成间隙,外部的导线即可以通过该间隙插入或取出,非常方便用户对导线的操作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98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72745.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 , H01R13/2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零位移弹片连接器,包括接触部,还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力臂、第一圆弧段、第二力臂、第二圆弧段、第三力臂和第三圆弧段,第一圆弧段与第二圆弧段分别位于第二力臂的两侧,第二圆弧段的开口与第三圆弧的开口相向设置;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之间的夹角为65°‑85°,第三圆弧段的圆心距离第一力臂底面的竖直高度大于第二圆弧段的顶点距离第一力臂底面的竖直高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第二圆弧段的顶点距离第一力臂底面的竖直高度;接触部设于第三圆弧段远离第二力臂的一侧。受压时,弹片连接器不会出现摩擦损耗,延长了弹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接触部的面积,利于弹片连接器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77666.6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 H01R12/7076 , H01R12/7082 , H01R12/714 , H01R13/2442 , H05K7/1069 , H01R13/02 , H01R12/716 , H01R13/40 , H01R3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所述芯片模块具有多个接触垫,包括:绝缘本体,其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端子,分别收容于多个收容槽,每一端子具有一主体部位于所述收容槽,一延伸臂连接主体部的一端,延伸臂向上超出绝缘本体的上表面且用以电性连接所述接触垫,至少一抵接部连接主体部的一端,所述抵接部向上超出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抵接部用以抵接芯片模块且与所述接触垫不接触或非电性接触。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抵接部,当所述芯片模块向下压接所述延伸臂到一定幅度时,所述芯片模块抵接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挡止所述芯片模块,防止所述芯片模块过度向下压接造成所述端子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4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471834.0
申请日:2014-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 H01R4/028 , H01R12/57 , H01R12/718 , H01R13/2421 , H05K3/341 , H05K2201/1031 , Y02P7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贴装型电连接端子、应用此的电子模块及电路基板,所述表面贴装型电连接端子被夹设于相向的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将对象物可靠地电连接,并能够易于调整按压力和恢复力。所述的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筒状的金属材料的固定部件;筒状的金属材料的移动部件,插入到所述固定部件而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固定部件;导电性弹簧,收容于所述固定部件而一端接触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且另一端接触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底部,以使所述移动部件相对所述固定部件以弹性方式进行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017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83870.5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赵沙
Inventor: 赵沙
IPC: H01R13/24 , H01R13/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07 , H01R13/187 , H01R13/2428 , H01R13/2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包括中空结构的插簧外套筒和插接在插簧外套筒内的插簧内接触网,插簧内接触网内插接连接插针,插簧内接触网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卡嵌在插簧外套筒上的插簧外套筒止位孔内,且插簧内接触网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限位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采用插簧外套筒和插簧内接触网分开式结构的组合,插簧内接触网采用多条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的结构,且中间部位为内弧形结构,实现了在连接插针时,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受力变形延伸,生成的力可以使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与插簧外套筒更紧密连接,实现了导线性能更好,且有效的避免了导线滑脱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8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62020.1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东莞市荣合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市腾达恩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14 , H01R13/2421 , H01R13/2428 , H01R13/2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式端子,包括有端子体和两端的端子头,端子头与端子体为一体结构;其中端子体为弹簧式结构,其本身具有弹性,端子头为从端子体端部引出的金属导体。本发明直接采用一根用于制造端子的导体制成弹簧结构,而将两端延伸出所需的端子头结构,信号直接从端子头经弹簧结构的端子体传输,从而一改传统的做法,使弹簧端子不再需要多个部件,只要一个部件即可,如此不仅大大简化制造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发生故障的概率,且可极大地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444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10181464.3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 H01R24/00 , H01R13/02 ,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7 , H01R12/59 , H01R13/2428 , H01R3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构造成安装在连接物体上。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一保持构件。第一保持构件保持第一接触件。第二连接器构造成在第一连接器位于第二连接器下方的状态下沿向下方向与第一连接器接合。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接触件、第二保持构件和操作部。第二保持构件保持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构造成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接合的接合状态下连接到第一接触件。操作部由第二保持构件保持,使得当沿向上方向将力施加到操作部时和沿垂直于向上方向的第一水平方向或与第一水平方向相反的第二水平方向将力施加到操作部时,保持操作部与第二保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在接合状态下沿向上方向或沿第一水平方向或第二水平方向将力施加到操作部时,从第一连接器移走第二连接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41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51219.0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口彻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4 , H01R12/57 , H01R13/2428 , H01R12/718
Abstract: 本发明为具有柔软弹簧部的连接器。将第一印刷基板与第二印刷基板电连接的连接器,具备能与第一印刷基板接触的接触部、能与第二印刷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和将接触部与连接部连结的弹性弹簧部。弹性弹簧部具有借助开环状的连结部连结的第一弹簧部与第二弹簧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5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80001907.4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78 , H01R13/2428 ,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久性高且成本低的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对用于蓄电池用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进行了实验性探讨。接触件使用板宽0.1mm以上且1mm以下的结构。使用表面粗糙度(Ra)为0.040μm、0.080μm、0.120μm、0.180μm的试样对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进行探讨,表面粗糙度(Ra)越小,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越大。特别是,可知,若使蓄电池连接器的动作次数满足3000次,表面粗糙度(Ra)只要为0.200μm以下即可。另外,将安全系数设为2,若欲使动作次数满足6000次,表面粗糙度(Ra)只要为0.080μm以下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2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5810.8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原辉史
IPC: H01R12/71 , H01R13/629 , H01R13/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 H01R4/489 , H01R12/714 , H01R13/2442 , H01R13/62938
Abstract: 提供一种基板连接器,在该基板连接器中设置有:连接器主体(40),该连接器主体(40)具有抵接电路板(10)的先端面,从而使容纳并保持在连接器主体中的端子接头(30)的先端面与在电路板(10)上的接触点图案进行接触;以及连接器收纳部件(50),该连接器收纳部件(50)装接到电路板(10),并且保持连接器主体(40)的抵接电路板(10)的表面的先端面。端子接头(30)通过弹性片设置,由于接触接触点图案的接触点(33b)在与对应的接触点图案接触时经受弹性变形,该弹性片传递预定的接触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