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震数据的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6455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480011098.9

    申请日:2014-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从监测地下地质构造的诱生水力压裂获得的测量到的微震事件的方法,所述方法涉及(a)基于需要所述地质的材料特性的知识、起始点以及拟合假定压裂轨迹的至少两个测量到的微震事件的压裂传播模型,假定具有时间和空间轨迹的演化平面压裂的位置;(b)评估额外测量到的微震事件是否足够接近被认为作为所述压裂的所述传播的一部分发生的所述时间和空间轨迹;(c)通过将足够接近的微震事件的数目与统计基线数目相比较来确定所述假定压裂轨迹是否统计显著;(d)视需要重复步骤(a)到(c)直到发现与所述测量到的事件一致的至少一个似乎合理的压裂平面为止。

    一种裂缝预测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28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657053.X

    申请日:2016-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50 G01V2210/6169 G01V2210/646

    Abstract: 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道集数据按照方位角范围进行叠加、偏移后的相干体计算,得到多个中心角相干数据体;对各中心角相干数据体上的每个CDP点的各个采样点的相干属性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各个采样点的最小相干数据集,进而得到最小相干数据体;利用最小相干数据体进行裂缝方位角计算,得到各个采样点的裂缝方位角数据值,从而得到裂缝方位角数据体;根据最小相干数据体和裂缝方位角数据体,确定裂缝发育状态。相较于现有方法,该方法所预测的不同类型裂缝的分布区域更为清晰、准确及明了,该方法还能够减少多解性,可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裂缝储层进行探测。

    裂缝确定方法和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423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84357.5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裂缝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的层的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根据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目的层的纵波阻抗反演数据体;根据测井资料,确定多个纵波阻抗门槛值;根据纵波阻抗门槛值、测井资料和纵波阻抗反演数据体,确定目的层的脆性数据体;根据地震资料,确定目的层的曲率数据体;根据目的层的脆性数据体和目的层的曲率数据体,确定目的层的裂缝属性数据体;根据裂缝属性数据体,确定目的层的裂缝。由于该方案将不同岩性的脆性相对比值数据与利用曲率确定裂缝的方法相结合,因而解决了现有的裂缝确定方法中存在的不能准确地定量化预测复杂岩性地层裂缝的技术问题。

    生长断层活动强度定量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26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98747.8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G01V2210/614 G01V2210/642 G01V2210/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长断层活动强度定量表征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目的层段内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基于断裂多边形与层序界面数据,进行空间数据旋转,得到旋转后的断裂多边形与层序界面数据;根据旋转后的断裂多边形与层序界面数据,并结合空间几何关系,确定断裂总矢量滑距;采用空间多重互相关算法实现同一层序顶、底界面处相同断裂的三维空间定位;根据同一层序顶、底界面处相同断裂的三维空间定位结果,对断裂相应断点处的总矢量滑距加以匹配,进行匹配求差运算,得到层序形成过程中同沉积断裂系统的层序矢量滑距。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如何科学严谨地对3D地震数据所覆盖区域内各层序形成时期同沉积断层活动进行定量表征的技术问题。

    微破裂向量扫描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2944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39196.9

    申请日:2016-04-18

    Inventor: 梁北援

    Abstract: 微破裂向量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初始化数据,对微破裂监控数据进行预处理;(2)将监测目标区域网格化,建立地震波三维速度模型;(3)同步各台站相同时间段窗口指向网格点k的记录向量进行极性叠加,在向量极性叠加时舍弃直达纵波(P波),使用直达横波(S波)进行权重的极性叠加;(4)针对每一网格点重复步骤(3)获得该时间段窗口所有网格点的破裂能量的三维扫描结果;(5)针对不同时间段窗口重复步骤(3)和步骤(4)得到监测目标区破裂能量的四维扫描分布。能够有效压制噪声增强有用信号,通过扫描地下破裂能量,实现对地下破裂点的有效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