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2995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871.2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NEM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Inventor: P·S·罗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32009 , C23F4/00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70/25 , F28F13/185 , H01J37/32431 , H01J2237/32 , Y02E10/41 ,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别是用于太阳能热电厂的接收器的处理传热流体管(1)的外表面(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传热流体管(1),以及利用氢等离子体射流(3)处理外表面(2)以使得在该外表面(2)的薄层中产生纳米级范围的孔隙。
-
公开(公告)号:CN10415466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19864.7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中盈长江国际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10/45 , F24S10/70 , F24S10/80 , F24S60/00 , F24S60/30 , F24S80/20 , F24S90/00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集热吸附复合管和其组成的太阳能集热吸附复合床的供冷供热系统,包括下联箱、上联箱以及连通所述下联箱和上联箱的若干太阳能集热吸附复合管;太阳能集热吸附复合管包括两端开口的太阳能真空管,其内依次同轴设有外层金属管和内层金属管,外层金属管和内层金属管之间设有固态的吸附剂,内层金属管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通入吸附质;下联箱和上联箱均由外壳和内套管构成。供冷供热系统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并联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吸附复合管组成的太阳能集热吸附复合床、吸附质循环子系统、水循环子系统,以及连接各系统或装置的管道和管道上设置的水泵、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0238459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361371.9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江苏同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新型渗透式梯形结构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装置,包括外壳、压边型材、内芯等;内芯包括盖板、多层高效保温层、渗透式梯形吸热板和吸热热管以及不锈钢支架。其吸热板采用渗透式梯形式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加集热面积,使进入集热器的空气产生扰动,促进空气和吸热板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方面,梯形吸热板沿厚度方向将集热腔分隔为两个密闭加热通道,延长了加热路径,同时覆盖在吸热板上的吸热网结构,将热交换效率放大,提高加热效率。保温层从内而外依次为铝箔板、石棉网、保温板、石棉网、外层塑料板;石棉网材料为岩棉或矿渣棉,保温板材料为硬质聚氨酯;在铝箔板和石棉网中间放置一层电热毯,用与自主电加热,方便在夜间或不利天气条件下参与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30795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15463.7
申请日:2008-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站用承压式空气吸热器,由碳化硅泡沫陶瓷吸热体(2)、承压空气腔(3)、空气流道(4)及保温层(7)组成。碳化硅泡沫陶瓷吸热体(2)与承压空气腔(3)外壁面一体成型或紧密接触。承压空气腔(3)由致密碳化硅陶瓷制成,内填充碳化硅泡沫陶瓷。空气流道(4)由承压空气腔(3)的内壁面与承压空气腔(3)内填满的碳化硅泡沫陶瓷空隙组成,碳化硅泡沫陶瓷与承压空气腔(3)内壁面一体成型或紧密接触。碳化硅泡沫陶瓷吸热体(2)部分外表面,以及承压空气腔(3)未连接碳化硅泡沫陶瓷吸热体(2)的外表面包覆有保温层(7)。本发明可获得温度范围为700℃-1300℃、1MPa压力以上的高压、高温空气,同时利用自身的显热储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0707.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索莱特太阳能有限公司
Inventor: J·L·普莱斯
IPC: F24J2/20 , F24J2/28 , F24J2/30 , F24J2/46 , F24J2/48 , F24J2/50 , F28F3/08 , F28F13/00 , F28F1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2 , F24S10/501 , F24S10/80 , F24S70/10 , F24S2020/17 , F28F3/083 , H02S40/44 , Y02E10/44 , F28F13/003
Abstract: 根据各种方面,示例性实施例公开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加热系统以及薄板热交换器和吸收器。薄板热交换器和吸收器可被用于太阳能应用和/或非太阳能应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伏集热器通常包括光伏面板、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被配置,以使得热能可从光伏面板传递到第一层。第二层包括密封到第一层的边缘的边缘。渗透核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层之间。在操作中,传热流体可流经渗透核,由此热能可从第一层传递到传热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04841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11954.7
申请日:2010-05-05
Applicant: 弗兰科·文图里尼
Inventor: 弗兰科·文图里尼
IPC: F24J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8 , E04B1/74 , E04B1/7608 , F24S10/80 , F24S20/66 , F24S50/80 , F24S80/60 , Y02B10/20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在空调环境(11,111)和至少一个外部环境(12,112)之间的热分离设备(10,100),包括壁(13,113,213),壁具有至少:-朝向空调环境(11,111)的第一活性层状区域(14,114),-相对于第一活性层状区域(14,114)朝向外部环境(12,112)的第二活性层状区域(15,115),-插入活性层状区域(14,114,15,115)之间的第一绝热层状区域(16,116),-插入第二活性层状区域(15,115)和外部环境(12,112)之间的第二绝热层状区域(17,117)。活性层状区域(14,114,15,115)提供用于传热流体(19,20,119,120)流出的通道(18a,18b,118a,118b),在热分离设备(10,100)运行期间,传热流体具有通过所述壁(13,113,213)的厚度的不同的平均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26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80048124.1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K.魏格哈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6/04 , F02C1/05 , F02C1/10 , F02C6/18 , F03G6/064 , F03G6/067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2080/011 , H02K7/1823 , Y02B10/20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Abstract: 一种太阳塔(1)包括太阳辐射接收器(4)和燃气涡轮发动机(2)。燃气涡轮发动机(2)竖直地布置在塔内且按向下流动顺序包括:压缩机(3),其用于压缩通过在塔的上端处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吸入的环境空气(15);加热装置(4),其用于加热来自压缩机的压缩空气,太阳辐射接收器包括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涡轮(5),其用于从加热的压缩空气提取功。燃气涡轮发动机(2)与太阳塔(1)一体地形成,并且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气体加热装置与太阳辐射接收器(4)一体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572974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510072542.0
申请日:2005-05-11
Applicant: 约翰·赫利克
Inventor: 约翰·赫利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46 , F24S10/80 , F24S20/66 , F24S20/67 , F24S70/60 , Y02A30/272 , Y02B10/20 , Y02B10/24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通风空气预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建筑物上的带有多个进风孔的第一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界定了其与建筑物之间的第一个空气收集区域。建筑物上带多个进风孔的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与第一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相邻,界定了其与建筑物之间的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一块玻璃覆盖着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界定了其与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之间的中间气流室。中间气流室与第一个空气收集区域相通并接受来自那里的空气。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中的进风孔提供了中间气流室和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之间的通路。一个出风口从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延伸至建筑物内部送风。一个风扇与出风口连通,把来自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的空气由出风口输送至建筑物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760601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072542.0
申请日:2005-05-11
Applicant: 约翰·赫利克
Inventor: 约翰·赫利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46 , F24S10/80 , F24S20/66 , F24S20/67 , F24S70/60 , Y02A30/272 , Y02B10/20 , Y02B10/24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通风空气预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建筑物上的带有多个进风孔的第一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界定了其与建筑物之间的第一个空气收集区域。建筑物上带多个进风孔的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与第一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相邻,界定了其与建筑物之间的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一块玻璃覆盖着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界定了其与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之间的中间气流室。中间气流室与第一个空气收集区域相通并接受来自那里的空气。第二块日光吸收集热器板中的进风孔提供了中间气流室和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之间的通路。一个出风口从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延伸至建筑物内部送风。一个风扇与出风口连通,把来自第二个空气收集区域的空气由出风口输送至建筑物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29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180054722.X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威尔逊太阳能公司
Inventor: 威廉·迪安·特里斯 , 布鲁斯·安德森 , 丹·布朗 , 弗洛里安·本霍尔德 , 克里斯托夫·希尔格特
IPC: F03G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6/06 , F02C1/04 , F02C1/08 , F03G6/064 , F24S10/40 , F24S10/80 , F24S20/20 , F24S23/79 , F24S70/12 , F24S80/20 , F28D19/04 , Y02E10/41 , Y02E10/44 , Y02E10/46
Abstract: 总体上描述了使用太阳能接收器的创造性集中式太阳能电力系统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