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和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096818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52722.4

    申请日:2019-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46 F23D14/58 F24C3/085 F24C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包括环形火盖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火盖本体上的若干火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火盖本体上设有与锅支架伸出臂对应的若干火盖缺口。本发明通过在环形火盖本体上增加与锅支架伸出臂对应的火盖缺口,燃烧时,使火焰有效避开锅支架伸出臂,解决因燃烧与锅支架发生干涉造成的烟气高问题。同时,因增加缺口,有利于内环火盖与外火盖内侧火燃烧的废弃烟气排出,使气流流动通畅,降低烟气,提升热效率。整体方案简单实用,效果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和一种灶具。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18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4496.4

    申请日:2018-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F23D14/46 F23D14/58 F23D14/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外火盖,外火盖设置在炉头上,外火盖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容置通孔,外火盖上沿圆周均匀布置有能够向外火盖的中心喷射燃气并形成内旋火的旋火槽;内火盖,内火盖设置在炉头上,内火盖位于第一容置通孔中;防干烧探头,防干烧探头穿设炉头和内火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烧器,将防干烧探头与能够形成内旋火的外火盖相结合,因此,是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内旋火式的燃烧器,在使用燃烧器进行烹煮过程中,当防干烧探头检测到锅底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就会启动熄火保护,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燃烧器和燃气灶具的使用安全性。

    一种炉头和分火器座一体成型的燃烧件

    公开(公告)号:CN109140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6810.9

    申请日:2018-08-26

    Inventor: 孙永军 陈海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F23D14/46 F23D14/58 F23D14/64

    Abstract: 一种炉头和分火器座一体成型的燃烧件,包括炉头和分火器座,炉头包括内引射管和外引射管,分火器座包括圆环形燃气腔、圆形板、设在圆形板中心的圆环形燃气槽、轴向燃气通道和外环燃气槽,轴向燃气通道将外环燃气槽与圆环形燃气腔相通并支撑外环燃气槽,相邻二个轴向燃气通道之间的圆环形燃气腔和外环燃气槽构成外径向二次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射管与圆环形燃气槽的前部的下部连通,外引射管和圆环形燃气腔连通;炉头和分火器座一体成型制成;圆环形燃气槽后部的下部设内径向二次空气通道;还包括内环预混腔和外环预混腔,内环预混腔将所述内引射管和圆环形燃气槽连通,外环预混腔将外引射管和所述圆环形燃气腔连通。该燃烧件具有工效高,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一种微通道分布超低氮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90589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98016.4

    申请日:2018-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24 F23D14/26 F23D14/46 F23D1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通道分布超低氮燃烧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器主体和燃烧器头部,所述燃烧器主体设有燃气管路和助燃风管路,所述燃烧器头部包括主燃料管和套设在所述主燃料管外的套筒;所述主燃料管连通燃气管路,所述套筒连通助燃风管路;所述主燃料管轴向布置多排一次燃料孔,所述套筒布置有与每一个所述一次燃料孔对应的助燃风孔,每一个所述一次燃料孔配置有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伸入所述助燃风孔,使得燃料和助燃风在所述助燃风孔内混合,以在所述助燃风孔处形成多股分布式火焰。本发明的超低氮燃烧器可以解决现有的低氮燃烧器无法达到超低NOx(≤15mg/m3(@3.5%O2))排放、燃烧器燃料供应系统对较低燃气压力的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一种三环火燃烧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543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07034.5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曾祥林

    Inventor: 曾祥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F23D14/58 F23D2900/14062

    Abstract: 一种三环火燃烧器,包括上开口的底座、分火器座、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分火器还包括环绕中心火盖座的内圆环形燃气槽和内引射管,内引射管与内圆环形燃气槽连通;所述底座还设有与内引射管配合的内喷嘴;所述中心火盖上设有下开口的圆环形的内环燃烧腔,中心火盖的顶板上设有中心燃烧孔,内环燃烧腔的外环壁板上设有内燃烧孔;中心火盖与中心火盖座连接,内环燃气槽与内圆环形燃气槽扣合,内喷嘴与内引射管配合。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内圆环形燃气槽与中心火盖座呈一体,中心火盖与内内环燃烧腔呈一体;在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提高了功率,分火器座呈一体式结构,装配方便。

    一种双腔直喷燃烧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24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38633.7

    申请日:2018-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4 F23D14/48 F23D14/58 F23D2900/14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腔直喷燃烧器,包括火盖座、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引射座和直喷嘴,所述火盖座设有设有外环火环和中心火环,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分别盖接在外环火环和中心火环上,所述火盖座的底部对应外环火环的位置开设有外环进气口,外环进气口与外环火环连通,所述火盖座的底部中心设有中心进气口,中心进气口通过布设在其四周的若干中心进气通道与中心火环连通,所述引射座上设有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它们的下端分别设置进气端、上端分别设置出气端,所述直喷嘴共两个,分别设置在两进气端上,外环引射管的出气端与外环进气口相互安装,中心引射管的出气端与中心进气口相互安装。

    一种实现低氮排放的燃烧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57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232925.9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郑平安

    Inventor: 郑平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低氮排放的燃烧器及使用方法,该燃烧器包括壳体,长明灯组件,燃气组件,内燃预混通道,循环烟气通道,外燃预混通道,其中,内燃预混通道、循环烟气通道和外燃预混通道的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风箱的进气口内,在各进气口处安装有气体流量调节门。本发明采用多通道空气分级结合,利用循环烟气预混、单独烟气通道的双路混合技术,有机融合现有技术的优点,避免其缺点,在小型锅炉下使其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接近全预混表面燃烧在~20mg/m3以内的超低水平。在大型动力锅炉多台燃烧器布置时,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能稳定控制在50mg/m3以下,从而满足目前的超低排放标准。

    一种火焰预热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197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65255.0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焰预热装置,具有主进气管,主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气源管,主进气管上设有进气流量阀,主进气管的另一端横向垂直连接有一分气主管,分气主管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管帽,分气主管上设有喷射管组A和喷射管组B,喷射管组A与喷射管组B均是由若干横向并排均匀分布的喷射管组成,每个喷射管上各设有一个小型开关,喷射管组A与喷射管组B的管口方向相互垂直设置;本发明制作简单,可就地取材,加工车间中气源的获取也很方便,制作使用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使用及经济价值。

    一种燃烧头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0662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02520.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苑瀚文

    Inventor: 苑瀚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头,涉及及新型燃料燃烧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料燃烧不充分、使用的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燃烧头,包括燃烧头本体,由于在燃烧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使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喷出燃烧之前经过了两次混合,使其能够混合的更充分,从而使可燃气体燃烧的更充分,并且无需额外的设备对气体进行混合,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