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轮及泵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2340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80048369.7

    申请日:2016-02-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 IHI

    发明人: 都丸裕司

    IPC分类号: F04D29/18 F04D3/02 F04D29/22

    摘要: 一种诱导轮(10),具有轮毂(11)和叶片(12),前述叶片(12)从轮毂(11)向径向突出,被螺旋状地设置,在叶片(12)的径向上,在比叶片(12)的高度比为0.5的位置靠外侧的区域,第1距离(D1)和第2距离(D2)一致,前述叶片(12)的高度比为距轮毂(11)和叶片(12)的根部(15)的结合部的距离(H2)相对于叶片的高度(H1)的比,前述叶片的高度(H1)为从轮毂(11)和叶片(12)的根部(15)的结合部至叶片(12)的末端部(16)的距离,在比叶片的高度比为0.5的位置靠内侧的区域,具有使第1距离(D1)比第2距离短(D2)的厚壁部(23)。

    制造成本低。流体直通机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6085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0876.5

    申请日:2015-03-05

    申请人: 李耀中

    发明人: 李耀中

    IPC分类号: F04D3/02 F04D19/00

    CPC分类号: F04D3/02 F04D19/00

    摘要: 一种流体直通机,用于输送水、油、腐蚀液、粉浆液、污液等多种液体,直通机为从一端进入流体至另一端输出流体的立式或卧式结构,在流体的进入端可设有滤罩,电机设置在直通机体的一端外,叶轮在机体内转动,流体从直通机出口端直通输出,立式圆型机体内的叶轮是随轴身至机腔内壁R1/4延至小于一个直叶或螺旋导程叶的长度,与立式转动轴组合结构,流体从机体的底下方或周侧进入机体内,在机体内受机腔内的平行或立式转动的螺旋型叶片轮与叶轮轴转动迫使流体从机体内的顶上侧或机体侧位上部的前方外排,至联通流体输送管内腔把流体物质送达目的地。一种流体直通机,用于输送空气、燃气,污气或空气中混入煤粉。一种流体直通机,用于输送空气、煤粉及多种粉状物,将混入煤粉的空气输送至化铁炉内供燃料燃烧及空气净化燃烧化铁或至多种加热炉内供燃烧的直通机。该流体直通机结构简单、方便适用、体积小、功率高、

    一种纺织用超软速溶剂生产用物料泵

    公开(公告)号:CN1063518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30262.8

    申请日:2016-11-16

    发明人: 瞿运 丁祥祥

    IPC分类号: F04D3/02

    CPC分类号: F04D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用超软速溶剂生产用物料泵,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泵体,泵体上方设有供料箱,供料箱上设有进料口,泵体下端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内设有减速机,所述泵体内设有螺旋螺杆,所述螺旋螺杆通过传动轴和减速机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用超软速溶剂生产用物料泵,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

    潜油螺杆泵运行参数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14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15696.2

    申请日:2016-09-09

    IPC分类号: F04D15/00 F04D13/10 F04D3/02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潜油螺杆泵运行参数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井下发送设备和地面接收设备;所述井下发送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和载波单元,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潜油螺杆泵的运行参数信号,所述载波单元用于将所述运行参数信号载波至电源线缆上;所述地面接收设备通过电源线缆与所述载波单元相连接,用于从电源线缆上获取载波后的运行参数信号,并基于载波后的运行参数信号计算潜油螺杆泵的运行参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减少采油系统中井下电缆的数量,所述采油系统包括潜油螺杆泵、以及潜油螺杆泵运行参数监测装置。

    强吸力螺旋输送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4123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95132.7

    申请日:2016-08-25

    申请人: 陈兆红

    发明人: 余文凌 陈兆红

    摘要: 众所周知的螺旋输送器无堵塞性能好,输送的推力强,但没有自吸能力,要人工喂料。现有的射流泵,利用文丘里效应,可以吸、送介质,它没有运动部件,无堵塞性能好,但输送力不强,推力很弱,限制了它的使用。本发明强吸力螺旋输送器,是在螺旋输送器的进口处直接安装一架流体喷射泵,本发明是将螺旋输送器的强推力与喷射泵的强吸力结合在一起,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又发挥了两者无堵塞性能优越的共同优势,扩大了泵的使用范围。本发明中的喷射泵既可以是水力喷射泵,用水泵作动力,也可以是气动喷射泵,用空压机作动力,提供压缩空气,既可输送湿料,又可输送干料。特别适用于输送含有各种纤维状或颗粒状杂质的淤泥与泥浆。

    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双螺杆泵

    公开(公告)号:CN1061221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7889.X

    申请日:2016-06-27

    发明人: 贺兴宏

    IPC分类号: F04D29/70 F04D3/02

    CPC分类号: F04D29/708 F04D3/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双螺杆泵,包括筒体,螺杆主体,旋转叶片,出料口,连接端,进料口,清洗液进口阀门,清洗液进口,连接杆,插杆和插杆固定孔,所述筒体左侧端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左侧端的下方安装有清洗液进口;所述清洗液进口上安装有清洗液进口阀门;所述筒体的右侧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的侧壁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间的左侧安装有插杆;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有螺杆主体;所述螺杆主体的左侧端安装有连接端。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清洗液进口,方便对筒体内部和螺杆主体进行清洗,设有的连接杆和插杆,有利于对螺杆主体进行固定,有利于减少筒体与螺杆主体之间的磨损。

    螺旋式泵或马达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280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37485.6

    申请日:2011-07-27

    IPC分类号: F04D3/02 F04D7/00

    摘要: 描述了包括具有相反旋转的螺纹布置的轮叶的定子和转子的泵组件。径向缝隙位于定子轮叶和转子轮叶之间,使得转子的旋转导致定子和转子配合,以提供用于使流体纵向地在它们之间运动的系统。泵的操作导致流体密封部被形成为跨过径向缝隙。当流体被导向以纵向地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运动时,所描述的设备也可以被作为马达组件操作。流体密封部的存在不会导致泵或马达效率的劣化,即使当径向缝隙显著地大于正常的工作间隙值时。此外,径向缝隙的存在使泵/马达组件对于使用高粘度和/或多相流体的部署是理想的。

    泵喷推进器及包括其的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0284919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050396.1

    申请日:2012-02-29

    申请人: 刘滨军 冯鹏宇

    发明人: 刘滨军 冯鹏宇

    IPC分类号: B63H1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喷推进器,包括转筒涡旋机构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适于将转筒涡旋机构支撑连接到船舶的船体舵舱,转筒涡旋机构包括:涡旋蜗杆,具有芯轴和固定设置在芯轴的外表面上的涡旋叶轮;围绕涡旋蜗杆设置的圆筒壳体,圆筒壳体具有沿芯轴的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驱动装置,驱动圆筒壳体和涡旋蜗杆旋转,其中涡旋叶轮的末端边缘与圆筒壳体的内壁固定地接合以在内壁、芯轴的外表面以及涡旋叶轮之间形成螺旋输送空间,其中,在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螺旋输送空间的输送空间的体积逐渐变小,且水流从第一端流入螺旋输送空间、从第二端流出螺旋输送空间以提供从第二端到第一端方向上的推力。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推进器的船舶。

    物质传送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18717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880005738.X

    申请日:2008-02-15

    发明人: 加边敏雄

    IPC分类号: F04D1/04 F04D7/04

    CPC分类号: F04D7/04 F04D3/02

    摘要: 所提供的物质传送装置,能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里传送大量的物质,并能有效地从出口处卸载被传送的物质,在传送过程中被传送物质的外形保持不变。旋转体(30)在旋转轴上旋转,旋转轴是连接圆顶面(32)的中心点和圆底面(34)的中心点的直线(虚线36)。旋转体(30)在外周面(31)上有螺旋形的翅(50),它与旋转体(30)一起旋转。翅(50)从旋转体(30)的外周面(31)的顶端延伸到底端(到端点)。翅(50)从旋转体(30)的外周面(31)伸展到接近外壳(20)的内周面(24),而通过内周面(24)和翅(50)的边缘之间的余隙产生的物质渗漏很小。相邻两个翅(50)面间的距离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