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动能增压泵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692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18967.8

    申请日:2017-05-08

    Inventor: 冉启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9/1095 F04B53/00 F04B5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液体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对增压泵做功,用以实现对液体的增压或提升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需用电的液体动能增压泵。增压泵的圆形缸体由一活塞隔成动能腔和增压腔,动能腔进水囗连接有调节阀,增压腔出水囗通过三通连接有储水罐,可实现用一种液体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对另一种液体增压,整个执行过程不需用电。液体动能增压泵的另一应用是去掉圆形缸体内的活塞,将增压腔和动能腔连为一体,将增压腔进水囗的止阀封住,并一直保持常闭状态。动能腔出水囗止阀的阀盖中央连接的右弹簧和增压腔导流罩中央连接的左弹簧对接,可实现对动能水源自身的增压,整个执行过程不需用电。可以用于电动增压泵不能作业的地方,有利于危险场合的抢险救灾,能解决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电力资源却十分匮乏的偏远山区百姓饮用和灌溉用水的难题。

    气体压缩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4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80064327.X

    申请日:2011-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高压活塞式压缩机(1),包括:容器(4),该容器具有容器腔室(8,23),其中活塞(3)被往复地引导,用于在活塞式压缩机的操作期间压缩容器腔室中的气体;包括入口阀门(18,30)的入口阀门壳体(17,29);和包括出口阀门(16,32)的出口阀门壳体(15,31),其中,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被安装在容器腔室壁(14,28)的一部分内,并且其中,容器腔室壁的该部分包围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使得在活塞式压缩机的操作期间响应于来自容器腔室中的气体的在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上的压力,容器腔室壁的该部分在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上产生等压反压。

    气体压缩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4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64327.X

    申请日:2011-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高压活塞式压缩机(1),包括:容器(4),该容器具有容器腔室(8,23),其中活塞(3)被往复地引导,用于在活塞式压缩机的操作期间压缩容器腔室中的气体;包括入口阀门(18,30)的入口阀门壳体(17,29);和包括出口阀门(16,32)的出口阀门壳体(15,31),其中,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被安装在容器腔室壁(14,28)的一部分内,并且其中,容器腔室壁的该部分包围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使得在活塞式压缩机的操作期间响应于来自容器腔室中的气体的在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上的压力,容器腔室壁的该部分在入口阀门壳体和出口阀门壳体上产生等压反压。

    以流体为动力的配比泵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12104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780032698.3

    申请日:2007-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9/1095

    Abstract: 一种以流体为动力的马达,其包括构造成将流体压力转变成机械功的马达和以可操作的方式与该马达耦联的阀组件。该马达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开的活塞、和以可操作的方式与该活塞耦联的杆。该阀组件被构造成可选择地控制进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流体流。该阀组件包括壳体、构造成响应于流入阀组件的流体和马达的杆的运动在壳体内作往复运动的第一阀槽、和构造成响应于流入阀组件的流体和第一阀槽的运动在壳体内作往复运动的第二阀槽。该阀组件控制流体流以使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导致杆作往复运动。

    容积式液压驱动往复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86100929A

    公开(公告)日:1986-09-03

    申请号:CN86100929

    申请日:1986-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9/115 F04B9/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容积式往复压缩机,提出了简化其结构,并使之变得更有效的措施。采用四个同轴隔板(1、2、3、4),三个被隔板分别隔开的气缸筒(5、6、7)和三个活塞(8、9、10),三个活塞装在同一连杆(11)上并在其相应的气缸筒内往复滑动;中心活塞(9)和气缸筒(6)比其余活塞和气缸筒有较大或较小的直径。来自动力容器以驱动压缩机的液压油交替流入空腔(14、15),连杆(11)处于空腔中,该空腔以较小或较大直径活塞(8、10)的端面为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