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905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09245.8

    申请日:2017-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结构,包括由钢筋构件组成的起支撑作用的桁架,桁架的轴线两端各设置有连接板,分别为连接板A和连接板B,其中连接板A相对桁架底部平面的距离等于连接板B的厚度,连接板A和连接板B的对应位置均贯穿设置有轴线与连接板A、连接板B表面垂直的截面为矩形的连接孔;互相连接时,在每排桁架阵列的纵向两端各设置有用于连接桁架的钢梁,钢梁上设置有焊接有用于穿入到前述连接孔中的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销,连接板A与相邻桁架的连接板B之间互相层叠,并通过穿入到连接板A和连接板B连接孔的固定板实现固定,且连接板A和连接板B被压紧到限位销与钢梁上表面之间。

    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760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2423.5

    申请日:2017-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生产工艺,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桁架和镀锌压型钢板,所述钢筋桁架设置于所述镀锌压型钢板的上板面,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镀锌压型钢板的上表面点焊连接,所述镀锌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镀锌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二卡口相互匹配,解决了高层建筑或者超高层建筑采用组合型楼板施工,施工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减少钢筋绑扎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桁架楼承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2111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92863.9

    申请日:2016-08-19

    Inventor: 赵春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桁架楼承板,应用于建筑加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情况下,底板为微肋压型钢板,施工阶段桁架楼承板允许的跨度越大,桁架高度越大,混凝土板厚度随之增加,结构的恒荷载和自重也随之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包括多个桁架和底板;其中,所述底板为多个波峰和波谷依次交替相连形成的压型钢板,所述桁架设置在底板的波谷处。本发明的桁架楼承板的底板采用带微肋的波峰波谷的压型钢板,从而提升桁架楼承板刚度,桁架固定在底板的波谷内,可以增加桁架高度同时利用波峰减少混凝土保护层的体积。

    加固承载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3924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80004436.8

    申请日:2010-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293 E04B5/043 E04B5/40 E04C3/20 E04C3/29

    Abstract: 呈混凝土横梁或板形式的加固混凝土承载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件和中空构件以及延伸穿过混凝土结构件的PVC管或钢管。承载结构还包括多根钢加固杆和钢箍筋或铆钉,多根钢加固杆和钢箍筋或铆钉形成围绕中空件并封包在形成混凝土结构件的混凝土内的笼形骨架。在替代形式中,揭示了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且具有多个平行承载支承件的混凝土板或楼板。一体支承件具有在楼板下方向下延伸的矩形或梯形形状,具有由延伸穿过支承件的笼状结构围绕的中空管。

    组合板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21463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780101098.8

    申请日:2007-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0

    Abstract: 一种组合板系统,其具有板部件和混凝土部件。本发明的板部件包括板部,各个板部具有纵向延伸肋,所述肋带有与上壁相连接的间隔布置的侧壁。在侧壁反向的端部处,可包括具有上翻凸缘的侧边缘或网,所述上翻凸缘沿着其自身带有一个开口或多个开口,所述凸缘具有特定尺寸以利于板部与混凝土之间的组合作用。如文中所描述的,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板部,其与第二板部相邻,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侧边缘是并列关系。所述板部可与混凝土相结合形成组合板。

    组合板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2146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780101098.8

    申请日:2007-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0

    Abstract: 一种组合板系统,其具有板部件和混凝土部件。本发明的板部件包括板部,各个板部具有纵向延伸肋,所述肋带有与上壁相连接的间隔布置的侧壁。在侧壁反向的端部处,可包括具有上翻凸缘的侧边缘或网,所述上翻凸缘沿着其自身带有一个开口或多个开口,所述凸缘具有特定尺寸以利于板部与混凝土之间的组合作用。如文中所描述的,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板部,其与第二板部相邻,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侧边缘是并列关系。所述板部可与混凝土相结合形成组合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