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7101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580031014.2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大林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0 , C08F110/10 , C08F2410/04 , C08F2500/04 , C08F2500/02 , C08F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含正丙醇的催化剂制备聚丁烯的方法,其中,亚乙烯基的含量为40~70%,四取代双键的含量为10%或更多,且使用了包含作为助催化剂的正丙醇以及诸如三氟化硼的主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所述使用含正丙醇的催化剂制备聚丁烯的方法包括:向含有10wt%或更多异丁烯的反应原料中加入包含作为助催化剂的正丙醇以及作为主催化剂的三氟化硼的复合催化剂;在3~50kg/cm2的反应压力、‑33~33℃的反应温度下聚合反应原料,其中,所述亚乙烯基的含量通过控制所述反应温度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610338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480066501.8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诺瓦化学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0 , C07C11/02 , C07C1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32 , B01J31/143 , B01J31/1875 , B01J31/188 , B01J2231/20 , B01J2531/62 , C07C2/34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07C2531/24 , C07C2531/34 , C07F9/46 , C08F2410/04 , Y02P20/52 , C07C11/02 , C08F10/00 , C08F4/69267
Abstract: 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进行乙烯的选择性低聚以产生包含辛烯和己烯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体系包含铬源;两种不同的P‑N‑P配体和活化剂。两种配体的磷原子均具有邻位氟代苯基取代基。第一配体的氮原子具有异丙基取代基。第二配体的氮在N原子上具有较大/较大体积的烃基取代基。由本发明的方法产生的己烯具有非常高的α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0837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80042639.4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鲁姆斯诺沃伦技术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4/651 , C08F4/6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06 , C08F2410/04 , C08F110/06 , C08F4/651 , C08F4/6543
Abstract: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可以包括第一固体催化组分和第二固体催化组分。第一固体催化组分可以包括:球形MgCl2‑xROH载体;4‑8族过渡金属;和二醚内电子给体。第二固体催化组分可以包括:球形MgCl2‑xROH载体;4‑8族过渡金属;和二醚内电子给体。所述第一固体催化组分产生二甲苯可溶物(XS)值大于2wt%的丙烯均聚物;并且所述第二固体催化组分产生XS值小于2wt%的丙烯均聚物。所述第二催化组分在使用期间可以起到外电子给体的作用,并且本文中的实施方式不需要使用任何另外的外电子给体来控制聚合并且可靠地改变所生成的聚合物的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288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80014296.0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L2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15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210/16 , C08F2410/04 , C08F2420/02 , C08J5/18 , C08J2323/08 , C08J2423/06 , C08L23/06 , C08L2203/16 , C08L2205/02 , C08L2205/025 , C08L2207/066 , C08F210/14 , C08F2500/08 , C08F2500/11 , C08F2500/12 , C08F2500/19 , C08F2500/20 , C08F250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吹塑膜应用的乙烯/α‑烯烃互聚物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吹塑膜。根据本发明的适合于吹塑膜应用的乙烯/α‑烯烃互聚物组合物包含大于80重量%的衍生自乙烯的单元和20重量%或更少的衍生自一种或多种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其中所述乙烯/α‑烯烃互聚物的密度在0.910到0.918g/cm3范围内,熔融指数I2在0.5到1.1克/10分钟范围内,熔体流动比率I10/I2在8到10范围内,熔体强度在3到6cN范围内,通过CEF测定的最高温度分率(fraction)在11%到14%范围内,通过CEF得到的最高峰值温度级分(fraction)在96℃到100℃范围内,并且来自CEF的最低温度分率在2%到5%范围内,并且其DSC加热曲线具有三个熔融峰,其中最高温度熔融峰在120℃到124℃范围内,结晶度在40%到50%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8070.5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8 , C08F4/68 , C08F2/06 , C08F2/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8 , C08F2400/02 , C08F2410/04 , C08F210/06 , C08F232/08 , C08F4/68 , C08F2500/03 , C08F2/06 , C08F2/38
Abstract: 一种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应釜在真空状态下,用氮气进行无水无氧处理,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烃和分子量调节剂,搅拌均匀;加入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活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加入乙醇使反应终止,再加入防老剂,所得胶液脱除溶剂,然后胶水分离得产物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然后将产物进行干燥得到干胶,其中干胶中有0.8~1wt%的防老剂;其中,主催化剂为醇类改性三氯氧钒,助催化剂为卤化烷基铝,分子量调节剂为二乙基锌或氢气,溶剂为脂肪族烷烃、环烷烃或芳香族化合物,活化剂为三氯乙酸乙酯,防老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
-
公开(公告)号:CN10441905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53246.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旭化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6 , C08F2410/04 , C08J2323/06 , H01M2/145 , H01M2/1653 , C08F110/02 , C08F2/001 , C08F2500/12 ,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4/65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微孔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池用隔膜。一种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乙烯均聚物,熔体流动速率为0.10~0.60g/10分钟,分子量分布(Mw/Mn)为6.0~20,密度为956~970kg/m3,并且在使用邻二氯苯的交叉分级色谱测定中,40℃以上且小于91℃的积分洗脱量为总洗脱量的2.0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91℃以上且小于100℃的积分洗脱量为总洗脱量的4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100℃以上且小于105℃的积分洗脱量为总洗脱量的30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105℃以上且小于120℃的积分洗脱量为总洗脱量的5.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47101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80031014.2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大林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0 , C08F110/10 , C08F2410/04 , C08F2500/04 , C08F2500/02 , C08F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含正丙醇的催化剂制备聚丁烯的方法,其中,亚乙烯基的含量为40~70%,四取代双键的含量为10%或更多,且使用了包含作为助催化剂的正丙醇以及诸如三氟化硼的主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所述使用含正丙醇的催化剂制备聚丁烯的方法包括:向含有10wt%或更多异丁烯的反应原料中加入包含作为助催化剂的正丙醇以及作为主催化剂的三氟化硼的复合催化剂;在3~50kg/cm2的反应压力、-33~33℃的反应温度下聚合反应原料,其中,所述亚乙烯基的含量通过控制所述反应温度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604622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90769.8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C08F210/10 , C08F212/12 , C08F236/08 , C08F2/06 , C08F4/52 , C08F4/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0 , C08F2400/02 , C08F2410/04 , C08F2500/01 , C08F2500/03 , C08F212/12 , C08F236/08 , C08F4/52 , C08F4/54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备聚(异丁烯‑co‑烷基苯乙烯‑co‑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引发剂和共引发剂陈化络合为引发体系,以异丁烯、烷基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原料,加入酯类、酰胺类及酮类其中之一为第三组分,在氯甲烷和/或己烷的溶剂中,通过阳离子聚合制备聚(异丁烯‑co‑烷基苯乙烯‑co‑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351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298051.2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4/025 , C08F4/02 , C08F4/16 , C08F10/00 , C08F2410/01 , C08F2410/04 , C08F110/02 , C08F2500/04 , C08F110/06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4/6548 , C08F4/651 , C08F4/6555
Abstract: 一种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烯烃均聚物和烯烃共聚物生产中的应用,所述催化剂主要包括:多孔的载体A、含镁的载体B和负载的含过渡金属钛活性组分,是一种镁化合物和硅化合物形成的复合载体型高效Ziegler-Natta钛系催化剂,所用镁化合物载体的原料为任意可溶性镁盐。本发明的复合载体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可用于制备烯烃均聚物或烯烃共聚物,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催化剂形态易于控制、聚合性能良好,通过改变有机金属助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分子量调节剂等因素,可以方便和容易地调整烯烃均聚物和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共聚单体含量及分布,从而得到具有所需性能的聚合物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517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65754.X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联合碳化化学及塑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R.J.乔根森
IPC: C08F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4 , C08F2/001 , C08F10/00 , C08F10/02 , C08F210/16 , C08F2410/03 , C08F2410/04 , C08F4/6545 , C08F4/651 , C08F2500/12 , C08F2500/18 , C08F250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使用不具有内部电子供体的第一齐格勒-纳塔型前催化剂和包括内部电子供体的第二齐格勒-纳塔型前催化剂的聚合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