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104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49993.4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09/62 , C07C303/32 , C07C30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3/06 , C07C303/32 , C07C303/44 , C07C30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磺酸盐中脱除无机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油进行磺化后得到酸性油,酸性油进行沉降至沉降完全后,通入压缩空气或抽真空除去残余的SO3气体,然后再进行碱中和至pH值7~8,分离磺酸盐水溶液与残余油,此时磺酸盐水溶液无机盐含量低于0.5%wt,磺酸盐水溶液脱水制得合格产品。该方法在源头上遏制磺酸盐中无机盐生成,后续工艺中无脱无机盐步骤。沉降及脱气过程均不加入任何化学试剂,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工艺简单,且对环境不产生额外影响。并且采用此方法生产的石油磺酸盐外观透明色浅,无机盐含量降至0.5%wt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3443A
公开(公告)日:1991-07-31
申请号:CN91100675.3
申请日:1990-12-21
Applicant: 埃尼里塞尔什联合股票公司 , 萨姆罗吉狄联合股票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7/0057 , C07C303/06 , Y10S516/03 , Y10S516/909 , C07C309/62
Abstract: 一种从石油沥青馏分中制备磺化分散剂的工艺,包括——在0℃至60℃之间,使溶于惰性溶剂中的一种沥青馏分与液相或气相的三氧化硫相接触,以获得一种磺化的沥青馏分。——通过使该磺化的沥青馏分与碱金属、碱土金属或铵的氢氧化物的水溶液相接触,从而将其盐化,并且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磺化盐。本工艺提供石油沥青馏分的水溶性磺化盐,它可作为固体的水分散液的流化剂和稳定剂,例如作为煤或水泥的水分散液的流化剂和稳定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94397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72362.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19/18 , B01J19/20 , C07C303/06 , C07C30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1831 , B01J19/1862 , B01J19/20 , C07C303/06 , C07C309/6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粘度快速反应体系的反应器,属于反应器技术领域。反应器整体由一个超重力反应器,一个螺杆反应器及一个搅拌釜构成。超重力反应器填料中心位置处设有液体分布器,在与填料转子同轴的下方设有螺旋杆,螺旋杆外部为输料管,螺旋杆随填料转子由同一个电机带动,同步转动,输料管的下方连接搅拌釜。超重力反应器与螺杆反应器组合使用,利用了超重力反应器高效的混合特性,但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短,物料的转化率不一定达到生产的要求,螺杆反应器延长了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在现有管式反应器的基础上,管内设计的螺旋杆可以给输料管内的物料一个强力输送及混合,提高输料管内的传质效果和物料流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2599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29254.0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斯特潘公司
IPC: E21B4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4 , B01J31/2265 , B01J31/2273 , B01J31/2278 , B01J31/2404 , B01J2231/543 , B01J2531/821 , B01J2540/30 , C07C6/04 , C07C303/06 , C07C309/20 , C07C309/62 , C07C2531/24 , C10G1/047 , C10G2300/1033
Abstract: 从含油地层中采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水组合物引入到所述地层内,所述含水组合物一种或更多种内烯烃的磺化衍生物,所述内烯烃的特征在于烯烃键上具有低含量的三取代度,其中所述磺化衍生物通过磺化含下式R1R2C=CR3R4的内烯烃的组合物而获得,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是氢或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且R1,R2,R3和R4的碳原子总数为6-44,条件是R1和R3的至少约96mol%是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和R2和R4的至少约96mol%是氢。进一步提供从含油地层中采油使用的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71353.9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C303/32 , C07C309/62 , C09K8/5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3/32 , C09K8/584 , C07C309/62
Abstract: 一种超重力反应器中绿色合成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以馏分油为原料,经过超重力‑螺杆组合反应器磺化、老化,然后中和得到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特点是:以宽馏分油为原料,气相SO3为磺化剂;与氨水进行中和后所得石油磺酸盐不需要进行脱溶剂过程,缩短了工艺流程;磺化率高,且产品活性物含量高、界面张力低,是一种能实现过程强化、安全、高效、清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适用于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规模、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894363.9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09/62 , C07C30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3/32 , C07C30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石油磺酸盐的方法,将磺化尾气吸收污水与磺化过程中产生的磺化酸性油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石油磺酸盐,所述中和反应温度为20-80℃,所述中和反应所得所得磺酸盐溶液的pH为6-8;所述磺化尾气吸收污水是碱吸收处理在采用气相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生产石油磺酸盐的磺化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所得。本发明将磺化尾气吸收污水应用于石油磺酸盐的中和过程中,磺化尾气吸收污水中含有的大量亚硫酸钠能够与磺化酸性油充分反应,生成磺酸钠和水,磺酸钠溶液直接作为成品销售,无废水产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磺化反应的尾气吸收污水COD高难以处理排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10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66750.1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03/06 , C07C303/32 , C07C303/44 , C07C30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3/06 , C07C303/32 , C07C303/44 , C07C30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磺酸盐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磺化结束后,以不溶于石油组分的溶剂为萃取剂,对磺化酸性油进行萃取后静置分层,上层为萃余油返回继续磺化,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将原料中的芳烃含量降到5%以下,下层为含磺酸的萃取剂,经过蒸馏将萃取剂蒸出,得到磺酸可进一步制备磺酸盐,蒸出的萃取剂再循环使用。该方法以不溶于石油组分的溶剂为萃取剂,对磺化酸性油进行萃取,萃取分离后的磺酸直接中和成磺酸盐,萃余油返回继续磺化,因萃余油中不含磺酸,与磺化剂再次接触的时候,就不会被再次磺化变成酸渣,从而达到提高磺酸盐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46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81757.4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309/62 , C07C30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 , C07C303/32 , C07C309/62
Abstract: 微化工技术连续生产石油磺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稀释的石油馏分和稀释的液体三氧化硫连续地通过一个集微反应与微换热于一体的微通道反应器,并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和换热,生成石油磺酸,所得石油磺酸进一步在后续的一个微通道热交换器中降温后流出,再进入中和成盐工段。其主要特征是使反应物三氧化硫与石油馏分在低质量比0.15~0.2下反应,反应设备由一个微通道反应器和一个微通道热交换器构成。本发明为微化工技术用于万吨级工业规模石油磺酸盐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606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708592.7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F17/12 , B01F17/08 , B01F17/10 , B01J14/00 , B01J10/00 , B01J19/18 , B01J19/30 , C07C303/32 , C07C303/06 , C07C309/17 , C07C309/62 , C07C309/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7/0057 , B01J10/00 , B01J14/00 , B01J19/18 , B01J19/30 , B01J2219/00103 , B01J2219/00164 , B01J2219/00245 , C07C303/06 , C07C303/32 , C07C309/17 , C07C309/62 , C07C309/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重力磺化法制备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系统装置及应用。所述系统装置包括配料系统、超重力反应系统、移热系统以及后处理系统;所述配料系统包括磺化剂配料系统、移热用有机溶剂配料系统和待磺化原料配料系统;所述超重力反应系统包括超重力反应器以及进料装置;所述移热系统包括外部移热系统和冷激移热系统;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搅拌系统、循环泵、溢流老化系统、中和系统、分水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采用该系统装置进行磺化反应,以稀释的气态或液态的三氧化硫作为磺化剂,使反应可控,反应热量可以及时移除;本发明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磺化快速反应过程中,使原料能够快速的均匀分布,降低副反应发生,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104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53963.9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9K8/584 , E21B43/22 , C07C303/32 , C07C30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4 , C07C303/32 , E21B43/16 , C07C30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驱油剂包括如下原料:渣油磺酸盐、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水,所述渣油磺酸盐、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水的质量比为1:(0.05‑1):(100‑150)。本发明的复合驱油剂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抗盐性佳,在高矿化度的环境下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