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玻璃外壳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0368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580043563.8

    申请日:2005-12-12

    Inventor: J·F·施罗德

    Abstract: 玻璃片的预先选定的区域的吸光系数被优先地增大。然后可使用密封激光器将所述玻璃片密封到基板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波长约248纳米的光、优选透过掩模对玻璃片进行辐照来增大玻璃片的吸光系数,在玻璃片上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辐照过的图案。然后对所述玻璃片进行热处理,将其置于基板上,通过使辐照过的图案暴露于波长约355-532纳米的密封激光,将其密封在基板上,制得玻璃外壳。本文所揭示的方法可用来制造电致发光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特别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一种用于内部形成两种以上着色三维图案的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810692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49587.0

    申请日:2006-0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内部形成两种以上着色三维图案的玻璃,其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为:SiO245-85,R2O 5-40,RO5-30,R2O+RO10-50,R2O30-20,TiO20-8,Ag0.001-1,Au,Pd或Cu单掺或共掺0.001-1,其中,R2O是Li2O、Na2O和K2O中的一种或几种,RO是CaO、MgO、BaO、PbO、SrO、ZnO和SnO中的一种或几种,R2O3是Al2O3、B2O3、Y2O3、La2O3和Sb2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组分的和为100%。通过激光聚焦照射本发明的玻璃,在550℃-700℃附近进行热处理,在激光照射过的区域由于Ag以及Au,Pd,Cu纳米粒子的共同析出而产生着色。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激光照射,再在450℃-600℃进行热处理,可在第二次照射区域产生主要基于Ag纳米粒子析出的着色。再进一步利用激光照射诱导的微裂纹形成的白色,可以实现内部两种以上着色的三维内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