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9840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80006341.2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9C70/06 , B29C43/34 , B29K105/08 , B29L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3697 , B29C43/22 , B29C70/38 , B29C70/504 , B29C2043/3422 , B29K2105/0863 , B29K2105/0872
Abstract: 本压实器(40)具有:第1辊(46‑1、46‑2),彼此相互分离地配置,具有从剥离用片材(17)的另一面侧按压叠层片材(16)的第1辊面;和第2辊(55),其具有从剥离用片材(17)的另一面侧按压叠层片材(16)的第2辊面,以第2辊面和配置于第1辊(46‑1、46‑2)之间的间隙相向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9876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02560.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杭州跟策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松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222 , B29C43/228 , B29C43/34 , B29C43/44 , B29C43/52 , B29C2043/3422 , B29C2043/3466 , B29C2043/3483 , B29L20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的产生设备。一种缓振型包膜的生产机构,包括上输送带、下输送带和一对送料辊,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形成模压通道,送料辊位于模压通道的进料端,下输送带的表面上设有凹坑,上输送带上通过拉簧连接有若干沿上输送带转动方向分布且处于水平状态时对接在一起的模座,模座远离上输送带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同凹坑配合的凸头,模座转动到位于下输送带上方时在合模结构的作用下凸头插入凹坑内,模压通道的进料端设有对包膜进行加热而使得包膜软化的加热机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得对平整的包膜进行连续挤压从而形成缓振型包膜的缓振型包膜的生产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缓振型包膜模具只能够间隙性成型缓振型包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705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80036595.9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吴宗灿
Inventor: 吴宗灿
IPC: A21C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C11/22 , B29C43/24 , B29C2043/3422
Abstract: 线部(32)与形成于第二辊(21)的第一曲线部本发明涉及制作各种面条的设置于面条机 (31)及第二曲线部(32)相啮合而进行旋转的方的面条切割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立体面条 式来排列,从而使被引入到成型槽(30)的面团以切割机:通过积极改善安装于一般制面机来制作 具有凹凸不平的立体形状的面条来制作出来。出具有均匀的形状和粗细的现有的面条切割机的结构,来制作出具有多种形状和粗细的立体形状的面条,不仅使将用筷子夹面条的一系列行为变得更加容易,而且由凹凸不平的面条提供刺激味觉的特殊形状和差别化的口感,来进一步提高其风味。更加详细地,立体面条切割机的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10、11),相互平行地排列,且借助马达来进行驱动;第一辊(20)及第二辊(21),以圆筒形设置于上述旋转轴(10、11)的外周面,且互相相接而能够进行旋转驱动;成型槽(30),沿着第一辊(20)及第二辊(21)的外周面朝向内侧凹陷形成,因此被引入到成型槽(30)的面团的边缘借助第一辊(20)及第二辊(21)之间的摩擦被切割,从而制作出面条,上述成型槽(30)形成于向旋转轴(10、1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第一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840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341.2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9C70/06 , B29C43/34 , B29K105/08 , B29L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3697 , B29C43/22 , B29C70/38 , B29C70/504 , B29C2043/3422 , B29K2105/0863 , B29K2105/0872
Abstract: 本压实器(40)具有:第1辊(46‑1、46‑2),彼此相互分离地配置,具有从剥离用片材(17)的另一面侧按压叠层片材(16)的第1辊面;和第2辊(55),其具有从剥离用片材(17)的另一面侧按压叠层片材(16)的第2辊面,以第2辊面和配置于第1辊(46‑1、46‑2)之间的间隙相向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3979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79564.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深圳市基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祥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34 , B29C43/52 , B29C2043/3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延辊领域,具有精确控温流道的压延辊,其包括压延辊主体,延辊主体的延辊段开设有轴线方向贯穿该延辊段的至少两组冷却管路,每组冷却管路包括第一进油管路和第一出油管路,且每组第一进油管路和第一出油管路的末端连通;所述压延辊主体还包括与延辊段相邻的输油段,该输油段轴线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油管路和第二出油管路,所述输油段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进油管路连通的进油口和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连通的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与所述第二进油管路,所述第一出油管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连通。本压延辊内流道中的冷却介质能充分接触辊子的各个部位,均匀地带走辊身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2769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80109620.1
申请日:2008-07-07
Applicant: 沙克米机械商业合作艾莫勒精简公司
Inventor: 瑟诺·苏法 , 吉安巴提斯塔·卡威纳 , 费欧瑞诺·帕利内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1/048 , B29C43/34 , B29C2043/3422 , B29C2043/3433 , B29C2043/3466
Abstract: 一种装置包含有接收机构(6);转移机构(10),用于将一个物体(D)朝向前述接收机构(6)转移,前述转移机构(10)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物体的凹部(406),前述凹部(406)由壁部机构(500)所限定;以及驱动机构(430;530;630),其配置成用于移动前述壁部机构(500)的至少一部分(440),以便于改变前述物体(D)通过前述凹部(406)的一个通行区段。
-
公开(公告)号:CN100544929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580016240.X
申请日:2005-03-10
Applicant: 维尔克罗工业公司
Inventor: 威廉·P·克卢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222 , B29C43/46 , B29C2043/3422 , B29C2043/461 , B29C2043/465 , B29L2031/729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紧固件产品(117)的方法和装置,该紧固件产品具有承载于表面(130)上的模制突起(110)或其他模制部件,该方法和装置的特征在于,传送装置(135)具有带至少一个传送区域(H)的外表面,该至少一个传送区域(H)相对于该装置的外表面的另一区域(L)受到相对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74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5185.5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浙江豪门塑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9/001 , B29C43/34 , B29C43/36 , B29C43/58 , B29C2043/3422 , B29C2043/3433 , B29C2043/5808 , B29L200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塑板的制造设备,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塑板制造效率低等问题。本石塑板的制造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有底料配料筒和面料配料筒,底料配料筒下端具有出口一,面料配料筒上端具有进口二,出口一通过输送结构一连接有第一挤出装置,出口二通过输送结构二连接有第二挤出装置,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三挤出装置,第三挤出装置具有第三进入口和第三挤出口,第三挤出口与一模具结构相联,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具有通道,通道设置有能将制造出来的石塑板输送出去的输出装置。本发明具有能够高效的制造石塑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9363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07458.5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陈军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0212 , A61K2800/10 , A61Q19/00 , B29C43/24 , B29C43/52 , B29C2043/3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凝胶美容贴膜制作装置、制作方法和凝胶美容贴膜,涉及美容产品技术领域,其中制作装置包括冷却成型机构、供料机构、压纹机构和复合机构,冷却成型机构包括转动安装的第一冷却成型辊和第二冷却成型辊,第一冷却成型辊和第二冷却成型辊之间具有压料间隙;供料机构用于将膏体状原料输送至压料间隙,膏体状原料在压料间隙冷却成型变成凝胶膜,压纹机构具有压纹间隙,凝胶膜经过压纹间隙后凝胶膜的两面均被加工上网格状的纹路;复合机构用于在凝胶膜的两侧贴敷无纺布和珠光膜;裁切机构用于对凝胶膜进行裁切。制作方法包括凝胶膜挤压冷却成型、压纹、复合和裁切的步骤,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制作的凝胶美容贴膜厚度一致、厚薄易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970210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80109018.2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9/04 , B29C31/004 , B29C31/08 , B29C43/021 , B29C43/34 , B29C59/02 , B29C2043/023 , B29C2043/3422 , B29C2043/3602 , B29K2105/256 , B29K2883/005 , B29L20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制造膜的方法,在将被处理膜从上游侧间歇地供给到具有微细的凹凸图案的模具表面的附近之后,通过将上述膜按压于上述模具表面来将上述图案转印到上述膜的表面,将结束了图案成形的处理过的膜从上述模具表面剥离,接着将新的被处理膜供给到上述模具,从而间歇地依次制造具有上述图案的膜,在该方法中,通过把持上述处理过的膜并且使其向上述上游侧移动,将上述处理过的膜从上述模具表面剥离,然后,将间歇进给长度量的被处理膜在防止褶皱产生的同时供给到上述模具表面。作为把持膜的机构,使用主辊和与该主辊平行地配置的辅助辊。作为防止褶皱的产生的机构,使用上述主辊或者使用与该主辊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褶皱展平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