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2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80096245.1
申请日:2022-05-25
IPC: A44B18/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粘扣带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向模具轮(11)供给合成树脂而进行成形的成形工序;和在成形工序后进行拉伸加工的拉伸工序,在成形工序中包括使用模具轮(11),该模具轮(11)具有设置有模腔的套筒(12、13),套筒(12、13)通过使金属制的薄板构件(18)的第1方向上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相互对接、并且使所对接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焊接接合而具有圆筒的形状,通过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的接合而形成的焊接部(12b、13b)相对于第2方向以4°以上的角度(θ)倾斜。由此,即使进行拉伸工序,也能够制造转印凹凸部(56)不易显眼、且难以使剥离强度产生偏差的粘扣带(70)。
-
公开(公告)号:CN112384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80095468.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8/00
Abstract: 在卡合元件(10、17、18、60、70)具备朝向外侧突出的至少两个卡合爪部(13、73)的成形面连接件(1、2、3)中,多个卡合元件(10、17、18、60、70)沿着机械方向(MD)配置成一列而形成元件列(15、65、75),多个元件列(15、65、75)在正交方向(CD)上排列配置,各卡合元件(10、17、18、60、70)具有至少一对对称卡合爪部(13、73)作为卡合爪部(13、73),该至少一对对称卡合爪部(13、73)配置于在正交方向(CD)上对称的位置,并且,分别向正交方向(CD)侧突出,多个卡合元件(10、17、18、60、70)以锯齿状的图案配置。由此,成形面连接件(1、2、3)能够相对于更多种无纺布恰当且稳定地发挥剥离强度等所期望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38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80111.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8/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粘扣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基部(71)和多个卡合元件(62)的合成树脂制的粘扣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形工序,使用熔融的合成树脂来成形出具备多个卡合元件(62)的预制粘扣体(60);和厚度调节工序,在成形工序后通过将预制粘扣体(60)或对预制粘扣体(60)的至少一部分实施了至少一次变形加工得到的变形粘扣体(70)向厚度方向按压而调节粘扣的厚度尺寸,厚度调节工序包括通过对配置在正交方向(CD)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卡合元件(62)施加互不相同的按压力而在这两个卡合元件(62)之间使杆部(64)的厚度尺寸的减小量不同。由此,能够稳定地制造整个厚度的厚度尺寸在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被适当控制的粘扣。
-
公开(公告)号:CN118159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80103332.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8/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粘扣(1)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形出预制粘扣体(40)的成形工序;以及拉伸工序,在该拉伸工序中,使用至少具有对预制粘扣体(40)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辊(83)、第2加热辊(84)及拉伸辊(85)且拉伸辊(85)以比第2加热辊(84)快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拉伸装置(80),沿着机械方向(MD)对预制粘扣体(40)进行拉伸,由此得到上述粘扣(1)。拉伸工序包括:使预制粘扣体(40)的临时基部(10a)与第1加热辊(83)接触而对临时基部(10a)进行加热;使预制粘扣体(40)的卡合元件(20)与第2加热辊(84)接触而进行加热;以及将第2加热辊(84)的加热温度设定为比第1加热辊(83)的加热温度低。由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卡合元件(20)变低以及基部(10)变细而制造粘扣(1)。
-
公开(公告)号:CN1123840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80095468.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8/00
Abstract: 在卡合元件(10、17、18、60、70)具备朝向外侧突出的至少两个卡合爪部(13、73)的成形面连接件(1、2、3)中,多个卡合元件(10、17、18、60、70)沿着机械方向(MD)配置成一列而形成元件列(15、65、75),多个元件列(15、65、75)在正交方向(CD)上排列配置,各卡合元件(10、17、18、60、70)具有至少一对对称卡合爪部(13、73)作为卡合爪部(13、73),该至少一对对称卡合爪部(13、73)配置于在正交方向(CD)上对称的位置,并且,分别向正交方向(CD)侧突出,多个卡合元件(10、17、18、60、70)以锯齿状的图案配置。由此,成形面连接件(1、2、3)能够相对于更多种无纺布恰当且稳定地发挥剥离强度等所期望的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