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648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710624642.2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第1吊线上的与设于Y轴可动体的电气配线的连接位置和第2吊线上的与设于X轴可动体的电气配线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上述高度位置为从基座部件沿着透镜的光轴方向的高度位置。

    透镜驱动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48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80041319.X

    申请日:2019-06-17

    Inventor: 细川祐宏

    Abstract: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在透镜框体(40)的容纳部(43)设置有突起部(P),突起部(P)与固定端部(51b)的第二面(f2)相接的部位是板簧构件(51)的支点。突起部(P)能够设置于如设计那样的位置,能够实质上不产生每个产品的位置偏差。因此,由突起部(P)的位置确定的板簧构件(51)的支点(P2)在每个产品中也不产生偏差。因此,抑制了板簧构件(51)的支点(P2)与作用点(P1)的距离的偏差,关于根据支点(P2)与作用点(P1)的距离确定的板簧构件(51)的作用力也抑制了偏差。其结果,摩擦卡合构件(50)与致动器(54)之间的摩擦卡合的摩擦力变得均匀,实现了透镜驱动装置(1)的驱动特性的均匀化。

    光学驱动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061482.8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靠性高的光学驱动装置。光学驱动装置(1)包括:能够安装光学元件的可动部(2);以可动部(2)可运动的方式保持可动部(2)的驱动部(3);和保持驱动部(3)的固定部(4),在固定部(4)固定有:设置在驱动部(3)且以可动部(2)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可动部(2)的第一轴(81)的各端部;和与驱动部(3)分体地设置且以可动部(2)可滑动的方式支承可动部(2)的第二轴(85)的各端部。第一轴(81)的直径比第二轴(85)的直径大,固定第一轴(81)的各端部的固定部(4)的各固定位置间的距离(L3)比固定第二轴(85)的各端部的固定部(4)的各固定位置间的距离(L4)小。

    透镜驱动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917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07353.4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第1柱部,从基座构件朝向可动体侧立起并且限制由压电致动器移动的可动体的移动范围;壳体,以容纳可动体、压电致动器、透镜架以及柱部的方式覆盖基座构件。第1柱部与壳体的内面抵接。

    透镜驱动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6480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24642.2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第1吊线上的与设于Y轴可动体的电气配线的连接位置和第2吊线上的与设于X轴可动体的电气配线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上述高度位置为从基座部件沿着透镜的光轴方向的高度位置。

    透镜驱动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64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24006.X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对X轴可动体的重心、Y轴可动体的重心以及透镜载体的重心进行合成而得的重心位于以X轴摩擦卡合部与X轴驱动轴抵接的抵接部、X轴第1支承部与X轴可动体保持部抵接的抵接部、X轴第2支承部与X轴可动体保持部抵接的抵接部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内部。

    光学驱动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6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061482.8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靠性高的光学驱动装置。光学驱动装置(1)包括:能够安装光学元件的可动部(2);以可动部(2)可运动的方式保持可动部(2)的驱动部(3);和保持驱动部(3)的固定部(4),在固定部(4)固定有:设置在驱动部(3)且以可动部(2)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可动部(2)的第一轴(81)的各端部;和与驱动部(3)分体地设置且以可动部(2)可滑动的方式支承可动部(2)的第二轴(85)的各端部。第一轴(81)的直径比第二轴(85)的直径大,固定第一轴(81)的各端部的固定部(4)的各固定位置间的距离(L3)比固定第二轴(85)的各端部的固定部(4)的各固定位置间的距离(L4)小。

    透镜驱动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3481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980041319.X

    申请日:2019-06-17

    Inventor: 细川祐宏

    Abstract: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在透镜框体(40)的容纳部(43)设置有突起部(P),突起部(P)与固定端部(51b)的第二面(f2)相接的部位是板簧构件(51)的支点。突起部(P)能够设置于如设计那样的位置,能够实质上不产生每个产品的位置偏差。因此,由突起部(P)的位置确定的板簧构件(51)的支点(P2)在每个产品中也不产生偏差。因此,抑制了板簧构件(51)的支点(P2)与作用点(P1)的距离的偏差,关于根据支点(P2)与作用点(P1)的距离确定的板簧构件(51)的作用力也抑制了偏差。其结果,摩擦卡合构件(50)与致动器(54)之间的摩擦卡合的摩擦力变得均匀,实现了透镜驱动装置(1)的驱动特性的均匀化。

    透镜驱动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6485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23691.4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在基座部件的与X轴致动器相对的位置设有保持X轴可动体的X轴可动体保持部。在X轴可动体的与Y轴致动器相对的位置设有保持Y轴可动体的Y轴可动体保持部。在基座部件设有限制X轴可动体的移动范围的X轴止动机构。在X轴可动体设有限制Y轴可动体的移动范围的Y轴止动机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