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0346514C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01823486.0

    申请日:2001-07-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组采用了潜热的冷却方式,其中,在各隔离板(5A)的一个板面上形成的多个燃料气体通路(11)在各垂直方向上大致成直线状,能够给燃料气体通路(11)提供水的构造包括:贯通各隔离板(5A)而设置的水歧管(17);从上述水歧管(17)分支,在氧化剂气体通路(19)的形成面上,水平方向设置的供水通路(18);通孔(14),用于连通上述供水通路(18)以及燃料气体通路(11),在水平方向设置在燃料气体通路导入部(15)上,而且存在于水歧管(17)的垂直方向最下部的上部。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不受组件设置角度或振动的影响而稳定地发电。

    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732585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01815652.5

    申请日:2001-09-1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系统在热量回收单元19中的冷凝热交换器38、40中具有来自发电单元23的废流体热源,通过热交换工艺将来自水供应单元66的、作为热源的供应水加热成热水。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热水供应单元41,用于供应热水到热量利用部分;气-液分离器30,用于将在热交换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排水与将要供应到燃料重整单元22的燃料预先混合;循环路径45,用于将水循环至发电单元的电池主体30,以进行热量交换,供应热水至热量利用部分。根据此结构,可提供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系统,其中在燃烧废气中所含的排水可以有效充分地回收,回收的排水也可以有效地利用。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633724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1823486.0

    申请日:2001-07-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组采用了潜热的冷却方式,其中,在各隔离板(5A)的一个板面上形成的多个燃料气体通路(11)在各垂直方向上大致成直线状,能够给燃料气体通路(11)提供水的构造包括:贯通各隔离板(5A)而设置的水歧管(17);从上述水歧管(17)分支,在氧化剂气体通路(19)的形成面上,水平方向设置的供水通路(18);通孔(14),用于连通上述供水通路(18)以及燃料气体通路(11),在水平方向设置在燃料气体通路导入部(15)上,而且存在于水歧管(17)的垂直方向最下部的上部。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不受组件设置角度或振动的影响而稳定地发电。

    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90234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01815652.5

    申请日:2001-09-1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系统在热量回收单元19中的冷凝热交换器38、40中具有来自发电单元23的废流体热源,通过热交换工艺将来自水供应单元66的、作为热源的供应水加热成热水。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热水供应单元41,用于供应热水到热量利用部分;气-液分离器30,用于将在热交换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排水与将要供应到燃料重整单元22的燃料预先混合;循环路径45,用于将水循环至发电单元的电池主体30,以进行热量交换,供应热水至热量利用部分。根据此结构,可提供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系统,其中在燃烧废气中所含的排水可以有效充分地回收,回收的排水也可以有效地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