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5650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5777.1

    申请日:2017-06-23

    Inventor: 河野安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H01M4/133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100)是高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100),其包括集电体层(101)以及设置在集电体层(10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水基粘合剂树脂、增稠剂和导电助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03),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密度为1.55g/cm3以上,并且使用以下方法1测量的电解液浸入到电极中的时间为10秒以上且55秒以下。(方法1:在25℃的温度环境中,将5μL通过使作为电解质的LiPF6溶解在碳酸乙二酯和碳酸二乙酯的溶剂混合物(碳酸乙二酯和碳酸二乙酯之间的体积比为3∶7)中以获得1.0mol/L的浓度而得到的电解液,从垂直方向上与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表面相距0.5cm的位置滴加至与锂离子电池用电极(100)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集电体层(101)侧相反的表面。接着,测量从电解液的滴加开始,该电解液的液滴从负极活性物质层(103)的表面变得观察不到所消耗的时间,并且将该时间视为电解液浸入到电极中的时间)。

    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17153.9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2 H01M4/04 H01M4/13 H01M4/139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为了提高能量密度而通过使电极的孔隙率低来提高电极密度的技术中,通过使作为离子导体的电解液或固体电解质即使在低孔隙率条件下也容易渗透到活性物质之间,提供具有优异电池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实现该电池的电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该二次电池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用于在空间上分离这些电极的分离层和离子导体,所述电极包括集电体和集电体上的含活性物质的薄膜,其中含活性物质的薄膜的单位体积的孔隙率为25%以下;并且在电极平面上的半径为500μm的范围内存在一个或多个高孔隙率区域,在该高孔隙率区域中通过对电极横截面的膜厚度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孔隙率进行趋势分析而得到的最大孔隙率与最小孔隙率的比率为2.2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