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8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158301.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它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目前没有有效的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检测引物为:上游引物EMS1:5'‑TGAGACCAAAGTCCCCTTCAACCAAAA‑3';下游引物EMS4:5'‑TTGGTGGCAATCAAAAGAGATAC‑3'。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方法1)特异性好、鉴定快速:引物包括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的特异性序列。2)准确定量,灵敏度高。3)实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158301.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它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目前没有有效的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检测引物为:上游引物EMS1:5'‑TGAGACCAAAGTCCCCTTCAACCAAAA‑3';下游引物EMS4:5'‑TTGGTGGCAATCAAAAGAGATAC‑3'。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方法1)特异性好、鉴定快速:引物包括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的特异性序列。2)准确定量,灵敏度高。3)实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9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761140.9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G01F2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最低水位计,其包括圆柱形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收放线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的浮块,所述浮块通过绳子与所述收放线机构相连,所述筒体底端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打有小孔的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方孔,所述筒体顶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两条与筒体轴线相平行的钢丝,两条所述钢丝从所述浮块上穿过,所述浮块上加工有与钢丝相匹配的过孔,所述筒体上方设有气孔;所述收放线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部设有倒圆锥形的通孔,所述机架下部套设有缠绕盘,所述缠绕盘下方固连有同轴的蜗轮,所述蜗轮与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蜗杆相匹配,所述蜗轮下方设有同轴的推力球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11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775372.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G01B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木地径测量装置,其包括测量间距可变的测量尺、驱动所述测量尺的测量间距变化的测量尺驱动装置、测量支撑架及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撑架上的中空的活动杆,所述测量尺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撑架上;所述测量尺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转动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撑架上的凸轮组件及驱动所述凸轮组件的凸轮组件驱动机构;所述凸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撑架上的凸轮轴及与所述凸轮轴同轴联动的凸轮和从动齿轮。
-
公开(公告)号:CN1127410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269169.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周志军 , 王洪梅 , 袁显磊 , 殷东生 , 张文达 , 李艳霞 , 张海峰 , 胡伟 , 金术 , 赵庆军 , 康迎昆 , 李春明 , 白卉 , 苏欣 , 卓泳杉 , 董哲 , 吴捷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寒地野生红蚯蚓的采集;寒地野生红蚯蚓基料的准备;场地准备;蚯蚓饲养箱的准备;基料的准备;营养料的准备;接种蚯蚓密度;蚯蚓饲养方法:采用的是饲养箱侧面投料法;每年5‑10月份采集野生的红蚯蚓,把性成熟的红蚯蚓分别放入不同的蚯蚓箱;每年定期把所有蚯蚓箱的种蚓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进行混合,然后再重新按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种蚓可连续使用2年,2年以后种蚯蚓淘汰和更新。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简单方便,环保实用有效,繁殖出来的寒地野生红蚯蚓足够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土壤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5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8640.1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文监测装置,其包括并列设置的圆柱形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单向放线机构,第二筒体内设置有浮球,浮球直径小于第二筒体的内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下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外部设置有防护装置,单向放线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卷线轮,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转轴上还固定设置有棘轮,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适配的棘爪,第一卷线轮上设置有第一拉线;第一筒体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二筒体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一拉线顶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与浮球顶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61140.9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G01F2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最低水位计,其包括圆柱形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收放线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的浮块,所述浮块通过绳子与所述收放线机构相连,所述筒体底端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打有小孔的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方孔,所述筒体顶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两条与筒体轴线相平行的钢丝,两条所述钢丝从所述浮块上穿过,所述浮块上加工有与钢丝相匹配的过孔,所述筒体上方设有气孔;所述收放线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部设有倒圆锥形的通孔,所述机架下部套设有缠绕盘,所述缠绕盘下方固连有同轴的蜗轮,所述蜗轮与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蜗杆相匹配,所述蜗轮下方设有同轴的推力球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06561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15614.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红皮云杉体细胞胚诱导植株再生方法及应用,它涉及一种红皮云杉植株再生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对红皮云杉繁殖率低,繁殖周期长,以及对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红皮云杉体细胞诱导前进行干化处理,提高体细胞胚的萌发率,并通过改进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缩短了繁殖周期,采用低成本的原料以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通过改变温度、光照以及诱导剂来提高PAI的活性,从而提高红皮云杉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量,进而为后续提高其提取率奠定基础;本发明通过匀浆法结合微波方式提取红皮云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高其提取率,减少杂质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989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16282.4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G01W1/10
Abstract: 一种通过气象因子量化指标预测发生杨树冻害等级的方法,属于林业领域;本方法是为了解决目前缺乏春秋季节发生杨树冻害等级预测方法、不能提前根据冻害等级及时进行冻害和杨树干部病害监测、预防和除治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通过20年内发生杨树冻害等级与20年内发生杨树冻害时期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利用未来突发强降温时期的气象预报资料预测发生杨树冻害等级,并且能依据预测的冻害发生等级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冻害和杨树干部病害的预防。
-
公开(公告)号:CN112741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269169.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周志军 , 王洪梅 , 袁显磊 , 殷东生 , 张文达 , 李艳霞 , 张海峰 , 胡伟 , 金术 , 赵庆军 , 康迎昆 , 李春明 , 白卉 , 苏欣 , 卓泳杉 , 董哲 , 吴捷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寒地野生红蚯蚓的采集;寒地野生红蚯蚓基料的准备;场地准备;蚯蚓饲养箱的准备;基料的准备;营养料的准备;接种蚯蚓密度;蚯蚓饲养方法:采用的是饲养箱侧面投料法;每年5‑10月份采集野生的红蚯蚓,把性成熟的红蚯蚓分别放入不同的蚯蚓箱;每年定期把所有蚯蚓箱的种蚓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进行混合,然后再重新按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种蚓可连续使用2年,2年以后种蚯蚓淘汰和更新。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简单方便,环保实用有效,繁殖出来的寒地野生红蚯蚓足够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土壤改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