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振幅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7224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81615.1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振幅测量装置,包括磁力底座、固定环、主控支架、可调式固定支架、针式带墨记号笔、轨迹记录盘,所述主控支架和可调式固定支架均为倒“L”型结构,即由水平横杆和竖直立杆组成,主控支架的水平横杆伸出端和可调式固定支架竖直立杆下端连接磁力底座,可调式固定支架水平横杆伸出端用固定环套接在主控支架的竖直立杆上,主控支架的竖直立杆下端连接针式带墨记号笔,针式带墨记号笔的下端悬空并与水平方向设置的轨迹记录盘实现点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机械设备的振动进行有效监测,用以提高产品质量、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状态和运转情况。

    一种连铸输送辊道的全程保温罩

    公开(公告)号:CN10116472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48070.X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输送辊道的全程保温罩,由若干个保温罩体构成,在整个输送辊道,包括铸坯切割区输送辊道、引锭杆输送辊道和去毛刺机输送辊道上方都设有可开启的保温罩体。本发明在铸坯切割区输送辊道上方的保温罩体呈抽拉式结构;在引锭杆输送辊道上方的保温罩体为倾翻式结构,由多个保温罩体组成,在每个保温罩体一侧安有各自的倾翻机构;在去毛刺输送辊道上方的保温罩体为平移式结构,保温罩体顶部的横梁将多个罩体联接成一体,横梁的两端通过滑轮分别与两根横移轨道滑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维修,可减少铸坯热量的散失,铸坯的入炉温度明显提高,缩短铸坯的加热时间,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

    一种滑环变级调压在线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170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081260.6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环变级调压在线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固定卡环、活动卡环、夹紧螺栓、磨削块舱、磨削块、连接螺栓、固定销轴、拉伸弹簧、压臂、转动销轴、支架、绝缘体压块,所述固定卡环与活动卡环闭合形成圆环结构,固定卡环与磨削块舱固定在一起,磨削块安装在磨削块舱中,压臂可绕转动销轴转动,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绝缘体压块将磨削块压紧在滑环表面。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测绘制作、选择磨削块和拉力弹簧、安装装置、初步磨削、变级与调压、抛光、拆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滑环表面进行变级调压在线磨削的装置和方法,消除了设备运行中由滑环表面异常造成的事故隐患,延长励磁滑环的使用寿命。

    一种抛丸机内部辊道更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801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386085.7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机内部辊道更换工具,包括滚轮、滚子轴承、卡簧、方钢、U型钩、转轴和护轨,所述的U型钩两端通过螺母和垫圈固定在方钢的中部,方钢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滚子轴承和卡簧与滚轮相连接,滚轮与护轨相配合,所述的护轨的长度为1800-2200m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科学实用的特点,有效的方便了抛丸机辊道的更换,节省了更换辊道的时间,实现了设备在事故状态下能够尽快的进行辊道更换工作,以恢复生产,由于不需要长时间进入抛丸机内部狭小空间进行辊道的更换工作,规避了作业人员由于作业环境不良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一种连铸输送辊道的全程保温罩

    公开(公告)号:CN101164721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48070.X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输送辊道的全程保温罩,由若干个保温罩体构成,在整个输送辊道,包括铸坯切割区输送辊道、引锭杆输送辊道和去毛刺机输送辊道上方都设有可开启的保温罩体。本发明在铸坯切割区输送辊道上方的保温罩体呈抽拉式结构;在引锭杆输送辊道上方的保温罩体为倾翻式结构,由多个保温罩体组成,在每个保温罩体一侧安有各自的倾翻机构;在去毛刺输送辊道上方的保温罩体为平移式结构,保温罩体顶部的横梁将多个罩体联接成一体,横梁的两端通过滑轮分别与两根横移轨道滑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维修,可减少铸坯热量的散失,铸坯的入炉温度明显提高,缩短铸坯的加热时间,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

    一种抛丸机内部辊道更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801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6085.7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机内部辊道更换工具,包括滚轮、滚子轴承、卡簧、方钢、U型钩、转轴和护轨,所述的U型钩两端通过螺母和垫圈固定在方钢的中部,方钢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滚子轴承和卡簧与滚轮相连接,滚轮与护轨相配合,所述的护轨的长度为1800-2200m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科学实用的特点,有效的方便了抛丸机辊道的更换,节省了更换辊道的时间,实现了设备在事故状态下能够尽快的进行辊道更换工作,以恢复生产,由于不需要长时间进入抛丸机内部狭小空间进行辊道的更换工作,规避了作业人员由于作业环境不良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一种滑环变级调压在线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1704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81260.6

    申请日:2014-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3/06 B24B1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环变级调压在线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固定卡环、活动卡环、夹紧螺栓、磨削块舱、磨削块、连接螺栓、固定销轴、拉伸弹簧、压臂、转动销轴、支架、绝缘体压块,所述固定卡环与活动卡环闭合形成圆环结构,固定卡环与磨削块舱固定在一起,磨削块安装在磨削块舱中,压臂可绕转动销轴转动,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绝缘体压块将磨削块压紧在滑环表面。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测绘制作、选择磨削块和拉力弹簧、安装装置、初步磨削、变级与调压、抛光、拆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滑环表面进行变级调压在线磨削的装置和方法,消除了设备运行中由滑环表面异常造成的事故隐患,延长励磁滑环的使用寿命。

    一种在线快速冲洗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86549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1959197.2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快速冲洗装置,包括油箱、油泵、油泵电机、回油冲洗管路、主回路、控制回路,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单元,油箱内设置有加热器,油箱出口依次通过油泵、单向阀与冲洗管路连接,油箱入口通过回油冲洗管路与过滤管路连接,冲洗管路的末端与过滤管路连接,回油冲洗管路包括若干条,每条回油冲洗管路依次连接有过滤器和电动蝶阀,差压发讯器与过滤器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不断调整回油冲洗管路的条数,实现调整冲洗管路流量的大小,提高冲洗效果;采用差压发讯器采集回油冲洗管路堵塞信息,并通过触摸屏记录报警信息,方便维护人员查看;单向阀的输出端的管路上设置数显压力继电器,实现冲洗管路泄漏监测。

    一种光栅镜头万向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4374500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20832806.2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一种光栅镜头万向固定支架,包括镜头调整平台、调整轨道、支架,所述镜头调整平台套在支架筒上,支架通过螺栓与调整轨道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光栅镜头万向固定支架,将镜头安装在支架的侧面,可以防止镜头被异物碰撞,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重量轻,利于调整和固定,减少了成本投入;套筒式的相对移动的连接方式提高了支架的工作稳定性,保证调整好的位置不会因外力而突变;可以万向的调整光栅镜头的方位及角度,光栅镜头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进行360°的自由旋转;提高了光栅的使用灵活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了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热轧带钢精轧机支承辊润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17389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04984.8

    申请日:2014-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支承辊润滑装置,包括支承辊轴承箱横梁及固定在横梁上的润滑切水板,在热轧带钢精轧机传动侧下支承辊传动侧轴承箱下部实体部分钻有油管孔,油管孔内埋设连接管,连接管一端通过垫片组与快换接头连接,快换接头另一侧通过油管和活接连接在一“U”形集管中间,集管两端连接在设于精轧机下支承辊一侧的胶管总成上,集管固定在支承辊轴承箱横梁上,连接管另一端通过垫片组和快换接头与轧制油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可极大改善下支承辊润滑条件,延长下支承辊使用周期,尤其适用于机架间距狭小的热轧带钢精轧机下支承辊的润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