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43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073706.5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区别猕猴桃经低温贮藏的生理成熟期与食用成熟期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猕猴桃经低温贮藏,对未知样本利用猕猴桃中乳糖和α‑酮戊二酸的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样本进行判别,待测样本中乳糖和α‑酮戊二酸比值在0.5以下的为生理成熟猕猴桃样本,乳糖和α‑酮戊二酸比值在1.0以上的为食用成熟猕猴桃样本。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猕猴桃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猕猴桃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9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010945.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MS代谢组学的徐香猕猴桃和海沃德猕猴桃的判别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猕猴桃果实中的L‑苏氨酸和麦芽糖含量进行分析,得到L‑苏氨酸/麦芽糖的含量,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得到猕猴桃品种的判别公式及其判别概率P;在相同条件下,对两个外观相似且不易鉴别的徐香或海沃德猕猴桃品种进行判别。P值越接近于1,猕猴桃是海沃德品种的概率越高,P值越接近于0,猕猴桃是徐香品种的概率越高。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猕猴桃品种鉴别的研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596460.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MS代谢组学区别猕猴桃成熟度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猕猴桃经1‑MCP处理后放置于0℃贮藏,对未知样本利用猕猴桃中D‑葡萄糖酸和肌醇的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样本进行判别,待测样本中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0.1~0.2的为七成熟,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0.2~0.4的为八成熟,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0.4~1.3的为九成熟,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1.3以上的为十成熟。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猕猴桃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猕猴桃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93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103995.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茯茶代谢组学的黑毛茯茶与杜仲茯茶的区别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对原料未知的茯茶样本,利用茯茶中山奈酚和芦丁含量的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茯茶样本进行判别,待测样本中山奈酚和芦丁比值在0.51以上的为黑毛茯茶样本,山奈酚和芦丁比值在0.06以下的为杜仲茯茶样本。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茯茶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茯茶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007015.X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脂质组学的徐香猕猴桃与翠香猕猴桃的区别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利用猕猴桃果实中溶血磷脂酰胆碱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对两个外观相似且不易鉴别的猕猴桃品种进行判别,待测品种中溶血磷脂酰胆碱(20:4)与甘油二酯(16:0/18:1)含量的比值在3.5以上的为徐香猕猴桃样品,溶血磷脂酰胆碱(20:4)与甘油二酯(16:0/18:1)含量的比值在2.8以下的为翠香猕猴桃样品。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猕猴桃品种鉴别的研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06731.6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别哑特猕猴桃与海沃德猕猴桃的区别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利用猕猴桃样本中的磷脂酰肌醇与甘油三酯含量的相对比值,对外观相似且不易鉴别的哑特猕猴桃与海沃德猕猴桃进行判别,猕猴桃果实中磷脂酰肌醇(16:1/18:1)与甘油三酯(14:0/18:3/18:3)含量的比值在19.5以上的为哑特猕猴桃样品,磷脂酰肌醇(16:1/18:1)与甘油三酯(14:0/18:3/18:3)含量的比值在2.0以下的为海沃德猕猴桃。本发明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猕猴桃品种快速准确的鉴别提供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06710.4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G01N27/626 , G01N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CP‑MS元素分析区分翠香猕猴桃与海沃德猕猴桃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利用猕猴桃果实中的镁元素与铬元素含量的比值对两类因外观相似而不易鉴别的猕猴桃品种进行判别,待测猕猴桃样品中镁元素与铬元素含量的比值在50及以下的为翠香猕猴桃样品,镁元素与铬元素含量的比值在100及以上的为海沃德猕猴桃样品。本发明采样量小、测定时间短、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猕猴桃品种鉴别的研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9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103037.9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脂质组学的黑毛茯茶与杜仲茯茶的区别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对原料未知的茯茶样本,利用茯茶中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对原料未知的茯茶进行种类判别,待测品种中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在1.0及以上的为杜仲茯茶样品,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在0.5以下的为黑毛茯茶样品。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茯茶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茯茶脂质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9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03037.9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脂质组学的黑毛茯茶与杜仲茯茶的区别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对原料未知的茯茶样本,利用茯茶中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对原料未知的茯茶进行种类判别,待测品种中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在1.0及以上的为杜仲茯茶样品,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含量的比值在0.5以下的为黑毛茯茶样品。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茯茶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茯茶脂质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596460.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MS代谢组学区别猕猴桃成熟度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猕猴桃经1‑MCP处理后放置于0℃贮藏,对未知样本利用猕猴桃中D‑葡萄糖酸和肌醇的比值对代谢组学研究中的猕猴桃样本进行判别,待测样本中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0.1~0.2的为七成熟,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0.2~0.4的为八成熟,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0.4~1.3的为九成熟,D‑葡萄糖酸和肌醇比值在1.3以上的为十成熟。本发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可为猕猴桃代谢特征分析及相关猕猴桃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