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3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575811.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与基础一体化沉降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地表沉降监测单元、地层锚固单元、沉降传递与测量单元、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预钻埋设孔;二、地基与基础一体化沉降监测装置临时组装;三、吊放就位;四、锚固固定;五、钻孔回填;六、安装地表沉降监测单元;七、数据采集与处理。本发明在一个钻孔的不同深度进行安装气压锚固头以反映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地层锚固单元中气压锚固头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沉降传递与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并实时传输给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最后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进行解析计算,获得土层的分层沉降数据,实现对建筑地基内同一铅垂线方向、不同深度地层沉降的多测点监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5811.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与基础一体化沉降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地表沉降监测单元、地层锚固单元、沉降传递与测量单元、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预钻埋设孔;二、地基与基础一体化沉降监测装置临时组装;三、吊放就位;四、锚固固定;五、钻孔回填;六、安装地表沉降监测单元;七、数据采集与处理。本发明在一个钻孔的不同深度进行安装气压锚固头以反映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地层锚固单元中气压锚固头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沉降传递与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并实时传输给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最后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进行解析计算,获得土层的分层沉降数据,实现对建筑地基内同一铅垂线方向、不同深度地层沉降的多测点监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19536.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填方地基土固结压缩过程的原位监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标定TDR探头;二、开挖埋设坑、导线槽和导线管埋设槽;三、安装土压力计、TDR探头并取土;四、整理线缆;五、埋设坑、导线槽和导线管埋设槽的回填;六、测量已安装土压力计和TDR探头数据并在新回填的一层填土中安装上层的土压力计和TDR探头;七、多次重复步骤六,直至回填至设计标高;八、隔固定时间采集数据并记录,计算填筑体每一层填土的含水率和干密度,进而计算该层填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沉降量。本发明从土力学角度反应填方地基土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由于土颗粒之间的排列紧密程度增加,孔隙度减小,导致土体积缩小,密度增加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19532.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全过程回弹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基坑坑底以上分层回弹的监测机构和基坑坑底以下分层回弹的监测机构;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基坑开挖全过程回弹变形监测装置的安装;二、测量回弹标的初始基准标高值和磁环的初始基准标高值;三、分层开挖,并对每层开挖后回弹变形监测。本发明能够同时监测基坑底以下及以上土层的回弹变形量,实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全过程回弹变形,可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提高监测精度,准确测量基坑分层的回弹情况,为工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待基坑回弹稳定后,可以将磁环测杆部件回收重复利用,减少分层回弹监测成本,测量精准度高,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18283.0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Q10/0639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工程全过程数字化质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依次创建初步设计模型、设计模型、深化设计模型以完成设计信息模型,使用BIM模型智能审查系统对其进行审查并在合格时将设计信息模型上传至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以设计信息模型为基础,增加或细化模型元素,进而添加施工深化设计信息和施工措施信息以形成施工信息模型,审查施工信息模型并在合格时上传至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获得的施工阶段的施工阶段的验收资料和过程资料上传至设定位置,以形成施工管理信息模型并在合格时将存储;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获得的竣工阶段的验收资料和过程资料上传至设定位置,以形成竣工信息模型,并在合格时将存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