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管网污染物浓度片区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28082.8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管网污染物浓度片区的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筛选污水处理管道、直排水管道和汇流支管;采集各汇流支管、直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管道上的污水浓度c;污水浓度序列C0={C0(k)}=(c1,c2,...cn)和污水浓度序列C1={C1(k)};建立污水从汇流支管汇流后的污水浓度的预测模型,输出最终的预测模型;利用最终的预测模型对汇流支管排入的污水浓度进行预测,制定排水方案,避免高浓度污水排入湖泊或河流。本方案结合历史采集的汇流支管、直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管道上的污水浓度得到预测模型,对造成高浓度污水的汇流支管进行溯源,从而帮助管理者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大大降低了监测成本,更加经济。

    一种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1232.0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污水排放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S2:确定目标污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关键节点;S3:对关键节点布设监测点位;S4:获取监测点位的环境数据;S5:根据环境数据判断当前监测点位是否适合监测,若是进入S7;否则进入S6;S6:将当前监测点位的相邻监测点作为当前监测点位并返回S5;S7:在当前监测点位布设水位计;S8:获取水位计的液位数据;S9:根据液位数据,计算污水管管道内流量,得到计算结果;S10:判断计算结果是否达到阈值,若是,生成停止污水排放指令,否则,生成污水排放指令。本发明能够在获得准确的流量监测的情况下,进行污水排放控制。

    一种底泥采样器及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13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98949.9

    申请日:2023-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泥采样器,其包括采泥板,采泥板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采泥板的内侧设置有柱形的取泥盒,取泥盒为透明材质,取泥盒的下端开口、上端封口;采泥板的上端连接有空心的采泥杆,采泥杆的端部设置有手持部;采泥板的背面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第二卷筒上缠绕有用于采泥完成后封堵取泥盒下端的PP编织料,支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牵引绳,两端牵引绳绕过取泥盒远离采泥板一侧和牵引绳上端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底泥采样器使用简单、方便,在水下工作人员无需复杂的操作就能获取质量高的样品,工作人员在水下也无需接触泥底,有效降低了操作的安全性。采泥板和采泥杆可进行拆卸,组装方便。

    一种应用于城市雨污分离的排水管网

    公开(公告)号:CN1154922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40154.9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城市雨污分离的排水管网,包括井体,在所述井体底部设置有隔板一,所述隔板一为阶梯状,在所述隔板一上底部和顶部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排污口和排雨口,且在所述井体侧边靠近排污口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污口直径尺寸小于进水口,且所述排雨口直径尺寸大于进水口尺寸,此应用于城市雨污分离的排水管网,区别于现有技术,在对城市雨污水进行分流治理的过程中,可根据水流量的大小来区分雨水与污水,同时利用水体自身浮力配合浮动式封堵机构的设计使用,能够利用水体浮力来自动切换排雨口与排污口的排放路基,即自动切换雨水与污水的排出模式,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通过能耗来实现水体环保的问题,更加节能环保。

    一种沙质河道基质生态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7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627230.0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质河道基质生态改良方法,包括砾石河段基质改良和细沙质河段基质改良。砾石河段基质改良包括预处理、基底层改良、铺设养护层以及加固处理等步骤;细沙质河段基质改良包括预处理、铺设基质层、铺设养护层以及加固处理等步骤。本发明针对不同特性的沙质河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对河道基质进行针对性处理,能够达到最佳的改良效果。沙质河道基质经过本发明中的改良方法改良后,河道边坡稳固性大大提升,渗水性能降低,并且具有了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植被可以在改良后的河道上较好的定植,有利于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