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河古朴树的陆上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0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11653.8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临河古朴树的陆上移栽方法,包括:移栽前的准备:确定运输路线、移栽季节和时间,准备移栽工具;截冠古朴树,并进行扎冠处理;修剪古朴树根系,并进行复壮和防失水处理;对古朴树的树洞进行封堵处理;选择定植点,准备定植穴;对古朴树方位事先作好标记,使移植后的古朴树方位同移植前的古朴树方位之间的偏差不超过10°;进行移栽:采用箱形移植法对古朴树进行挖掘,挖掘后吊装运输至定植点;采用隆起式抬高种植法将古朴树移栽于定植穴中;移栽后的护理:采用多角支撑法对古朴树进行支撑,并采取保水措施。本方法可以使得400年树龄的古朴树移栽成活率在80%以上,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朴树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可操作性强。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的弃渣场安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46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35233.1

    申请日:2018-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G06N7/02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的弃渣场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调查和总结弃渣场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步骤B:根据层次结构模型,分别建立因子集和权重集,采用9标度法计算因子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C:根据水土保持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建立评价等级集;步骤D:确定各影响因子评价指标隶属函数及模糊评价矩阵;步骤E:依据层次分析结果,结合评价等级集,综合评价弃渣场安全性。本发明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析分析理论,结合设计和施工实践经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弃渣场安全性,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实际应用,为弃渣场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一种临河古朴树的陆上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07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211653.8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临河古朴树的陆上移栽方法,包括:移栽前的准备:确定运输路线、移栽季节和时间,准备移栽工具;截冠古朴树,并进行扎冠处理;修剪古朴树根系,并进行复壮和防失水处理;对古朴树的树洞进行封堵处理;选择定植点,准备定植穴;对古朴树方位事先作好标记,使移植后的古朴树方位同移植前的古朴树方位之间的偏差不超过10°;进行移栽:采用箱形移植法对古朴树进行挖掘,挖掘后吊装运输至定植点;采用隆起式抬高种植法将古朴树移栽于定植穴中;移栽后的护理:采用多角支撑法对古朴树进行支撑,并采取保水措施。本方法可以使得400年树龄的古朴树移栽成活率在80%以上,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朴树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可操作性强。

    一种过载分流的生态流量控制阀门

    公开(公告)号:CN219300067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080813.0

    申请日:2023-01-11

    Inventor: 陈思宝 彭兴 王苑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过载分流的生态流量控制阀门,包括阀体、管体、密封座、密封环和进液口,所述阀体的两端均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座,相邻的2个密封座之间安装有密封环,2个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之间连接有泄压管,2个密封环与泄压管连接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进液口,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插杆。该过载分流的生态流量控制阀门,通过在管体内部水流压力较大时转动泄压管的方式,使得泄压管能够将水导流绕过阀体,以使得阀体两侧的压力一致,使得阀体打开和关闭时都不会受到水压的影响,不仅轻松省力,而且还保护了阀体内部零件不会变形,延长阀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弃渣场边坡表面排水与加固的生态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002419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437872.2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弃渣场边坡表面排水和加固的生态防护结构,包括人字形钢筋混凝土格构和锚杆群,所述人字形格构布置于弃渣场边坡上,格构上布置挡水截水结构组成的排水系统:所述锚杆群由多根锚杆组成,截面形状为双圆形,杆体采用钢筋和砂浆浇筑而成,其一端深入弃渣场边坡内侧,另一端锚固于格构内,锚杆与格构刚性连接,与格构节点整浇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防护结构,采用人字形格构和锚杆群相结合,在稳固边坡功能上起增加盖重、提高抗剪抗滑、抵抗应力变形等作用,在坡面排水功能上起快速截排水、减少入渗作用,同时格构内可铺植植物起生态绿化作用,该结构适用于土质、石质以及土石混合弃渣边坡,对于膨胀土弃渣边坡等亦有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