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52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910908828.X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区道路下边坡挂渣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渣堆、拦渣设施、底部平台、格构护坡、修坡面层、顶面平台、客土喷播层、营养袋以及截排水沟,所述拦渣设施布置于堆渣的坡脚,起到拦挡渣体的作用;所述修坡面层的下端靠近底部平台的两级上布置有用以确保渣体稳定的格构护坡;所述渣堆的顶部设置有顶面平台,在顶面平台与道路之间的裸露坡面上开穴安装营养袋;所述客土喷播层喷播在营养袋周边的裸露坡面上。本发明治理方法系统全面,治理效果好。该治理措施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公路下边坡挂渣处理和高边坡松散堆积体加固、处理,适用范围较广,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0346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35233.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N7/02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的弃渣场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调查和总结弃渣场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步骤B:根据层次结构模型,分别建立因子集和权重集,采用9标度法计算因子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C:根据水土保持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建立评价等级集;步骤D:确定各影响因子评价指标隶属函数及模糊评价矩阵;步骤E:依据层次分析结果,结合评价等级集,综合评价弃渣场安全性。本发明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析分析理论,结合设计和施工实践经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弃渣场安全性,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实际应用,为弃渣场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35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08828.X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区道路下边坡挂渣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渣堆、拦渣设施、底部平台、格构护坡、修坡面层、顶面平台、客土喷播层、营养袋以及截排水沟,所述拦渣设施布置于堆渣的坡脚,起到拦挡渣体的作用;所述修坡面层的下端靠近底部平台的两级上布置有用以确保渣体稳定的格构护坡;所述渣堆的顶部设置有顶面平台,在顶面平台与道路之间的裸露坡面上开穴安装营养袋;所述客土喷播层喷播在营养袋周边的裸露坡面上。本发明治理方法系统全面,治理效果好。该治理措施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公路下边坡挂渣处理和高边坡松散堆积体加固、处理,适用范围较广,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052988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0929459.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弃渣场场内泉水引排设施,包括集水结构、引水结构、调节结构、输水结构和蓄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布置于渣场底部的泉眼或裂隙岩体出水口,主要用于收集泉水;所述引水结构布置于集水结构和调节结构之间,用于将集水结构内汇聚的泉水引导至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引水结构末端,用于调节水流流速、流量和水压,减少进入输水结构内的颗粒物;所述输水结构为将调节结构内汇水输送至渣体外部的蓄水结构;所述蓄水结构布置于渣场外部,用于蓄积输水结构输送的泉水和灌溉水源。本实用新型的泉水引排设施,可降低渣体内的浸润线,更加保障渣体的稳定;可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也不影响下游受水区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210002419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437872.2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弃渣场边坡表面排水和加固的生态防护结构,包括人字形钢筋混凝土格构和锚杆群,所述人字形格构布置于弃渣场边坡上,格构上布置挡水截水结构组成的排水系统:所述锚杆群由多根锚杆组成,截面形状为双圆形,杆体采用钢筋和砂浆浇筑而成,其一端深入弃渣场边坡内侧,另一端锚固于格构内,锚杆与格构刚性连接,与格构节点整浇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防护结构,采用人字形格构和锚杆群相结合,在稳固边坡功能上起增加盖重、提高抗剪抗滑、抵抗应力变形等作用,在坡面排水功能上起快速截排水、减少入渗作用,同时格构内可铺植植物起生态绿化作用,该结构适用于土质、石质以及土石混合弃渣边坡,对于膨胀土弃渣边坡等亦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11037008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600591.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原区道路下边坡挂渣综合治理系统,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渣堆、拦渣设施、底部平台、格构护坡、修坡面层、顶面平台、客土喷播层、营养袋以及截排水沟,所述拦渣设施布置于堆渣的坡脚,起到拦挡渣体的作用;所述修坡面层的下端靠近底部平台的两级上布置有用以确保渣体稳定的格构护坡;所述渣堆的顶部设置有顶面平台,在顶面平台与道路之间的裸露坡面上开穴安装营养袋;所述客土喷播层喷播在营养袋周边的裸露坡面上。本实用新型治理方法系统全面,治理效果好。该治理措施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公路下边坡挂渣处理和高边坡松散堆积体加固、处理,适用范围较广,可推广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