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6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95609.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8/1053 , H01M8/1067 , H01M8/1086 , H01M8/1088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钒液流电池,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质子交换膜难以同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稳定性和高选择性的缺陷。本发明质子交换膜包括基膜和包覆在基膜表面的聚多巴胺层;所述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输通道孔径为0.15~0.33nm,自由体积分数为3.55%~4.30%。本发明质子交换膜同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稳定性和高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2093.2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电池处理装置,属于电池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箱、驱动件、承载台和作用件,试验箱具有能够在密封状态下进行相对滑动的上箱体和下箱体;驱动件驱动端与所述上箱体或所述下箱体连接,通过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使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进行相对滑动;承载台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承载台的朝向所述上箱体的一面用于放置废弃电池;作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箱体内,所述作用件的朝向所述承载台的一端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废弃电池进行处理。废弃电池的处理在密封的试验箱中进行,避免有害气体泄露,根据对电池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作用件安装在上箱体内,可以完成对电池的不同试验,功能丰富,降低了仪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995609.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8/1053 , H01M8/1067 , H01M8/1086 , H01M8/1088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钒液流电池,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质子交换膜难以同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稳定性和高选择性的缺陷。本发明质子交换膜包括基膜和包覆在基膜表面的聚多巴胺层;所述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输通道孔径为0.15~0.33nm,自由体积分数为3.55% 4.30%。本发明质~子交换膜同时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稳定性和高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00425.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UPS系统,包括:CMS主控盒、UPS主机、超级电容组,超级电容组由多个电容组并联连接组成,每个电容组由多个电容柜相串联连接,每个电容组均设置有电容组分开关,电容组并联后经过电容组总开关接入UPS主机,电容柜中每个电容箱由SCMU对电容单体在线检测和控制;CMS主控盒向UPS发送电容指标参数和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组总和分开关调整响应参数和工作状态,UPS主机在上电时CMS主控盒根据每组电容状态来闭合电容组开关,下电时根据每组电容状态来断开电容组开关。本发明通过对多组超级电容上电合闸下电分闸控制,电容单体管理以及UPS充放电控制,实现超级电容在UPS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92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1395.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G11/18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冷却装置及其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冷却技术领域,可避免泄露且可满足快速传热需求。本发明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冷却装置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多孔材料和相变材料;所述本体中心设置有放置超级电容器的内腔;所述本体还包括围绕内腔设置的外腔,所述多孔材料和相变材料设置在所述外腔内;所述相变材料的气化温度≤85℃,熔点≤‑40℃;所述多孔材料与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例在1: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539872.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振实密度高、粒径分布窄、球形形貌好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浓度氨水和高浓度NaOH溶液与高镍金属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不仅通过增加反应体系中浆料固含量促进生产效率,而且使前驱体颗粒在高固含量料液中相互碰撞摩擦获得尺寸均匀、颗粒形貌密实且球形度高的产品;此外,由于高镍前驱体是在pH较高的碱性条件下结晶生长,因此采用碱洗‑水洗工艺对共沉淀前驱体颗粒进行洗涤过滤,保护前驱体颗粒不因单一水洗反溶而遭到破坏,使相同条件下前驱体颗粒尺寸分布窄、振实密度更高。本发明与传统共沉淀制备三元前驱体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更高、产品颗粒形貌更加可控,且所得产品的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75863.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直流系统包括不同类型储能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类型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基于运行参数建立储能系统的负载功率预测模型;基于负载功率预测模型、预设下垂控制环节和预设变阻尼系数的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环节对不同类型储能系统进行并联控制。本发明在对不同类型储能系统进行控制时,将不同类型储能系统的阻尼系数以及负载功率控制速度影响因素考虑在控制过程中,保证了直流系统中的功率平衡,避免直流母线电压发生振荡,解决了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储能的直流系统中阻尼系数以及功率控制速度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发生振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412481.6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50/581 , G08B17/117 , G08B17/103 , G08B17/10 , A62C3/16 , A62C31/00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消防信号采集模块、核心控制器和灭火处理模块,消防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储能电池内的温度和电压并输出报警级别、储能电池集装箱内氢气、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及烟雾浓度传至核心控制器;控制器基于第一预设判定条件进行局部灭火判断及第二预设判定条件进行全局灭火判断,当判定局部灭火时发出热失控报警信号,全局灭火时发出全淹没灭火报警信号;灭火处理模块根据报警信号执行对应的灭火动作。本发明通过两路灭火判断条件分别电池包是否出现热失控需进行局部灭火及储能电池集装箱是否发生火灾,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储能电池的电池包热失控对电池包内产生的火灾及时有效的响应灭火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95006.6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柔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低的缺陷。本发明柔性双电层电容器,依次包括第一基质、柔性正电极、柔性负电极和第二基质,所述柔性正电极和柔性负电极之间设置有有机凝胶电解液;所述柔性正电极包括第一柔性电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一侧的第一极耳;所述柔性负电极包括第二柔性电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电极片一侧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的制备包括:将原料混合后在高压气氛下制备干态混合物,对干态混合物进行辊压,制得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21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139359.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C01G53/50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镍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制备高镍前驱体时,掺杂元素在材料体相内分布不均的缺陷。本发明高镍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含Al镍钴锰盐溶液、氨水溶液、碱液沉淀剂和氨水底液;含Al镍钴锰盐溶液中,Al/TM原子比为0.001‑0.01,TM为镍、钴、锰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步骤2、将氨水底液加入反应釜中,并将氨水底液pH调节至10.7‑11.7,将含Al镍钴锰盐溶液、氨水溶液、碱液沉淀剂同时泵入反应釜内,进料过程中进行搅拌,进料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步骤3、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后获得高镍前驱体。本发明可减少颗粒微裂纹的产生,提升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