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热泵和热管理的制氢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61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2768.3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热泵和热管理的制氢系统,所述耦合热泵和热管理的制氢系统包括制氢单元和水环热管理单元,制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超纯水机、储水箱、水泵、电解槽、汽水分离器、脱氧塔、氢气冷却器和氢气干燥塔,且电解槽连接电源,水环热管理单元包括主循环管路、第一换热循环管路及第二换热循环管路,主循环管路连接外部水源,第一换热循环管路与储水箱内加热盘管、脱氧塔内加热盘管及氢气干燥塔内加热盘管之间均设有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循环管路与电源内冷却盘管、第一换热器内冷却盘管及氢气冷却器内冷却盘管之间均设有第三换热器,且第二换热器和/或第三换热器为水环热泵。本发明的耦合热泵和热管理的制氢系统能够减少电能消耗,回收散热侧的余热,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和耦合,避免资源浪费。

    双极板及电解槽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41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46390.3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极板及电解槽,双极板包括:板体部,板体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通槽和第二流通槽;第一流通孔,第一流通孔贯穿板体部设置,以用于组成电解槽的第一主流通管路,第一流通孔与第一流通槽连接;第一环形扰流结构,第一环形扰流结构设置在第一流通孔的内壁面上,沿靠近第一流通孔的中心线的方向,第一环形扰流结构朝向第一主流通管路的一端设置,第一环形扰流结构与第一流通孔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夹角A为锐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多个单池小室串联而成的大型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内的每个电解小室单元所产生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的问题。

    电解水制氢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81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096694.8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进口;水箱,用于容纳电解液,水箱与第一进口连接;电解槽,与第一出口连接,以使水箱内的电解液依次经过第一进口、热交换器以及第一出口进入电解槽;整流器,与电解槽连接以向电解槽输出直流电,整流器包括用于吸收整流器的热量的水冷部,水冷部的出水口与第二进口连接,以使水冷部内的流体通过第二进口进入热交换器,从而使水冷部内的流体与热交换器内的电解液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的电解水制氢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水制氢装置的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边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化学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64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84646.5

    申请日:2021-12-23

    Inventor: 赵强 梅武 赵宇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化学电池装置,边框结构包括垫片组件,垫片组件包括:第一垫片,第一垫片上设置有第一中心腔,第一垫片的边框上设置有第一流体孔和第二流体孔,第一垫片用于设置在电池装置的膜电极的一侧;第二垫片,第二垫片上设置有第二中心腔,第二垫片的边框上设置有第三流体孔、第四流体孔以及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用于连通第三流体孔或第四流体孔与第二中心腔;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一垫片远离膜电极的一侧;其中,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相独立地设置,第一流体孔与第三流体孔相对设置,第二流体孔与第四流体孔相对设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堆的边框结构的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