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9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5767.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F24F5/00 , F24F3/14 , F24F11/42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6 , F24F13/02 , F24F13/30 , F24D3/14 , F24D19/10 , F24F110/10 , F24F110/70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全季节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包括有地板辐射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换热水箱、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第一风管、第二风管、转轮除湿机和控制箱,其中地板辐射换热器铺设在房屋的地板下,地板辐射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换热水箱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管路相串联,第一换热器装配在换热水箱内,第二换热器装配在第一风管内,第三换热器装配在第二风管内,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全季节的室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自动调节,既能有效解决夏季供冷时辐射供冷地板结露现象,又能避免冬季制热时空气源热泵室外蒸发器的结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8851.0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充有多级相变材料的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的本体为一壳体,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内流道和侧流道,内流道和侧流道相连通,内流道和侧流道之间的壳体内腔被装配的纵隔板和横隔板分割成数个空腔,数个空腔内填充有数种相变点不同的相变材料,数种相变点不同的相变材料根据蓄热装置中流通工质的进出口温度和流量进行匹配,有益效果:流体工质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相变材料与工质间的大温差实现大热流的传递,实蓄热体内相变材料同步融化或者凝固,大大提高了蓄热效率。四种相变点不同的相变材料内设置有交错布置穿孔的第一环形肋片和第二环形肋片,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367015.0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太阳能发电、集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顶部的透光板,透光板和壳体围成的空间形成空气流道;波纹背板,波纹背板固定安装于壳体底部;设置于空气流道内部的光伏电池、基板和1/2周期肋片,基板设置有多组,且每组基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1/2周期肋片,多个1/2周期肋片远离基板的一端固定于波纹背板的波峰上,多组光伏电池并排贴附于每个基板上,基板的两侧分别为上流道和下流道,本发明在上下流道双重作用下,以及在下流道中1/2周期肋片和波纹背板的相互配合作用下,空气的对流换热被极大的增强,降低光伏电池自身的温度,提高集热器整体的输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1421.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换热的光伏光热空气型集热器,包括有壳体、光伏电池、基板和肋片,其中光伏电池贴设在壳体顶部的透光板的底面上,光伏电池的底部贴附在基板的顶面,在壳体内腔的横向装配有数列肋片,在壳体内腔的纵向装配有数排肋片。壳体顶部的透光板由两层绒面钢化玻璃板组成,两层绒面钢化玻璃板之间设置为真空。基板为三层结构,其中基板的顶层为透明的PET板,光伏电池通过EVA胶粘结在PET板上,基板的中层为吸收膜,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理论可靠性,强化传热效果明显,极大程度的提高集热器集热效率,协同提高光伏转换效率,最大化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94362.8
申请日:2024-11-09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流体传热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有矩形箱体、上层隔板、下层隔板、第一肋片、第二肋片、法兰,其中,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水平布置在矩形箱体内部,将矩形箱体分割成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强化冷热流体与相变蓄热材料传热的相变蓄热装置,该装置的传热结构能够使流体与换热面之间形成强扰动,有限的传热面积上高效传热,能有效缩小蓄热装置结构尺寸,提高蓄热装置的蓄热和放热的效率,使热能的生产和利用摆脱空间、时间和强度方面的限制,从而有利推动清洁能源或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4744.8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F24D18/00 , H02S40/30 , F24D11/00 , F24D19/10 , F24D10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包括有光伏集热器、蓄热水箱、分级蓄热装置和控制箱,其中蓄热水箱内装配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光伏集热器相连通,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分级蓄热装置相连通,蓄热水箱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房屋相连通,有益效果: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太阳能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既能提高太阳的整体季节性蓄热效率,也能避免镁砖在蓄热过程产生的热损失。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和合理调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本系统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场景,避免了原有单一系统的局限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56378.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F24S20/40 , F24D15/02 , F24D15/04 , F24D19/10 , F24F5/00 , F24F11/89 , F24F11/52 , F24F11/64 , F25B41/40 , F25B41/31 ,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与地热耦合有序供能系统,包括有光伏光热集热单元、地热盘管换热器、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蓄电池和控制器,其中地热盘管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光伏光热集热单元相连接,第一管路穿过光伏光热集热单元后与第一水箱相连接,第一水箱通过第二管路与地热盘管换热器相连接,光伏光热集热单元通过线路与蓄电池相连接,光伏光热集热单元内产生的电能能够被输送到蓄电池内储存,第一水箱内装配有加热器和第一换热器,蓄电池通过线路与加热器和控制器相连接,有益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两种清洁能源,极大地降低了日常供暖的碳排放,能够有效解决单一太阳能供暖热源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6241.4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IPC: H02S40/42 , H01L31/048 , H01L3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降温功能的光伏电池板,包括有光伏电池板、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挡板,其中第一肋片分行布置在光伏电池板背面,每行第一肋片之间设有与光伏电池板垂直安装的挡板,在每一行第一肋片上的适当位置布置第二肋片若干。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自动降温功能的光伏电池板结构合理,技术可行,采用无动力地自然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被动传热的方式有效增加光伏电池板与周围环境的散热,实现光伏电池板被动自主降温,提高其发电效率,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场站发电量提升,因此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1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86205.3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与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包括有地热盘管换热器、光伏集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第三循环管路、第四循环管路和控制器,其中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地热盘管换热器相连通,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光伏集热器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通过第三循环管路相串联。有益效果:能够将多余的热量收集起来用于供暖和提高地热温度。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和合理调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本系统能够保持太阳能和地热能的高效利用,并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31435.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相变蓄热光伏光热集热器,包括有集热和传热机构、控制器和蓄热水箱,其中蓄热水箱通过管路与传热机构内设置的传热管相连通,连接管路上装配有水泵,集热和传热机构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泵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能够把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水泵的工作。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相变蓄热光伏光热集热器,既能够有效、快速降低光伏电池组件的温度,提高其输出电能,又能够根据用热需求,进行热量的有序、高效的存储和释放,能够协同提高光电、光热转换效率,极大的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