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9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72401.2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048 , B01J20/22 , B01J20/264 , B01J20/28016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钙土中2,4-滴丁酸的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将磷酸二氢钾、聚丙烯酰胺-二异丙醇胺接枝螯合凝胶和四丁基氯化磷混合后灼烧得到;所述灼烧的温度为120~150℃;所述的磷酸二氢钾、聚丙烯酰胺-二异丙醇胺接枝螯合凝胶和四丁基氯化磷的质量比为7:2:1。本发明制备该吸附材料方法快速便捷,制备时采用特殊离子液体、盐和接枝螯合凝胶,所制得离子液体活性吸附材料具有很高的靶向性和捕集效率,该方法对黑钙土中2,4-滴丁酸的渗透率可达99.6%。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既能满足国家对于黑钙土中2,4-滴丁酸的检出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2445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824268.1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相体系及其分离葵花籽中维生素B6的应用,包括N‑乙基吡啶硝酸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铵和水,按质量百分比计,双水相体系中N‑乙基吡啶硝酸盐离子液体为30%~40%,柠檬酸铵为20%~30%,其余为水,三者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相对偏差较小,对样品的测定回收率高的特点。既能满足国家对于残留维生素B6的检出要求,同时操作较为简单,适用于葵花籽中维生素B6的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739239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3825.6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纤维材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混合拌匀而成:木质素纤维48%~53%,玄武岩纤维30%~34%,海泡石纤维16%~20%。本发明的复合纤维材料由三种不同种类的纤维材料按照比例混合拌匀形成,能够将单纤维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延续到复合纤维材料中,开发出一种能够综合改善沥青混凝料的路用性能的复合纤维材料,与采用单纤维进行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相比,该复合纤维材料能够综合改善道路沥青面层的各项路用性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82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51361.5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用复合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木质素纤维37%~43%,聚酯纤维18%~22%,玄武岩纤维39%~42%。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掺量在2.9‰~3.1‰,应用于沥青混凝土中可显著提高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相比单纤维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更均衡且性价比更高,相比SBS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更简单且有更高的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03739239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753825.6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纤维材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混合拌匀而成:木质素纤维48%~53%,玄武岩纤维30%~34%,海泡石纤维16%~20%。本发明的复合纤维材料由三种不同种类的纤维材料按照比例混合拌匀形成,能够将单纤维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延续到复合纤维材料中,开发出一种能够综合改善沥青混凝料的路用性能的复合纤维材料,与采用单纤维进行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相比,该复合纤维材料能够综合改善道路沥青面层的各项路用性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8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751361.5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用复合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木质素纤维37%~43%,聚酯纤维18%~22%,玄武岩纤维39%~42%。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掺量在2.9‰~3.1‰,应用于沥青混凝土中可显著提高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相比单纤维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更均衡且性价比更高,相比SBS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更简单且有更高的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202944958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676957.4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6B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缩短高峰期电梯等待时间的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器、与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用于在电梯箱体内选择目标楼层的数字键盘一和与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电梯箱体上升的上行电机和用于驱动所述电梯箱体下降的下行电机,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对不同时段电梯的工作方式进行控制的时段按钮和用于发生紧急事件时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应急按钮,以及用于选择目标楼层的数字键盘二,所述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了解电梯运行信息的显示器,所述数字键盘二和显示器均设置在一楼电梯口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有效解决高峰时段人员乘坐电梯需长时间等待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