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71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51287.8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通过气相管道依次连接的氯化氢冷却器、第一降膜吸收器、第二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尾气冷却器,所述吸收塔的液相入口通过溶剂输送管连接溶剂储槽底部的出液口,所述溶剂输送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溶剂冷却器、溶剂输送泵。本发明克服传统工艺存在的吸收温度不易控制、吸收效率低、产品浓度均一性差、杂质含量不易控制等缺点,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符合医药中间体行业要求的合格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30171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267485.6
申请日:2013-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硫化矿冶炼中非正常外排烟气处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的金属硫化矿冶炼中非正常外排烟气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湍冲塔、洗涤塔、电除雾器以及一级吸收塔,还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及解析塔,所述一级吸收塔的顶部通过第一排烟管与二级吸收塔相连通、底部通过富液输送管依次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及解析塔相连接,所述解析塔的底部连接有再沸器及贫液输送管、顶部通过第二排烟管与风机相连接。本发明系统对SO2烟气浓度适应性强,可对杂散SO2烟气进行有效处理,实现了金属硫化矿冶炼过程中SO2外排烟气的最大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77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267481.8
申请日:2013-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6B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的亚硫酸钠物料干燥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包括干燥段和冷却段,所述干燥段的前端设有进料口、干燥段内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冷却段的尾端设有出料口、冷却段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干燥段底部设有热风入口,所述冷却段底部设有冷风入口,所述热风入口通过热风管依次连接有第一风机和第三换热器,所述冷风入口通过冷风管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三换热器另一端连接进风管。本发明系统故障发生率小,不容易出现死床停机的问题;干燥效率高且效果好,物料干燥均匀;系统运行可靠,无需复杂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3412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69623.4
申请日:2013-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2烟气柠檬酸钠吸收液脱硝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的SO2烟气柠檬酸钠吸收液脱硝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贫液输送管、结晶釜、给料泵、旋液分离器、离心机、滤液槽、滤液泵、螺杆低温盐水机组及盐水循环泵;所述贫液输送管、结晶釜、给料泵及旋液分离器依次相连接,所述旋液分离器的固体出口连接离心机、液体出口连接滤液槽;所述离心机的固体出口为芒硝出口、液体出口与滤液槽相连接。本发明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柠檬酸钠吸收液中的SO42-??,使柠檬酸钠吸收液得以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保证了柠檬酸钠吸收解析系统的安全运行;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30394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7483.7
申请日:2013-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D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硫酸钠蒸发浓缩工艺蒸汽回收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的亚硫酸钠蒸发浓缩工艺蒸汽回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板式冷凝器、冷凝水罐、冷却水塔及循环水泵,所述板式冷凝器内设有蒸汽通道和冷却水通道,所述蒸汽通道一端为蒸汽入口、另一端为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却水通道一端为冷却水入口、另一端为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冷凝水罐;所述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连接冷却水塔和循环水泵,且冷却水通道、冷却水塔以及循环水泵构成一闭合回路。本发明系统和方法的应用避免了冷凝水中亚硫酸钠物料对循环冷却水的污染,不再需要对循环水进行定期外排,并且大大降低了循环水系统的腐蚀速率,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082219.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金川集团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67/04 , C08L67/02 , C08L69/00 , C08L23/08 , C08L33/26 , C08K5/098 , C08K5/132 , C08J5/18 , B32B27/06 , B32B27/36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高阻隔性全生物降解地膜,该降解地膜为双层膜结构。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呋喃二甲酸‑丁二酸‑丙二醇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等原料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带来白色污染。第一层膜通过聚乳酸对柔性较好的聚对二氧环己酮进行增强改性,通过呋喃二甲酸‑丁二酸‑丙二醇共聚物对其阻隔性能进行提升。第二层膜同样使用聚对二氧环己酮作为主要原料,采用聚碳酸亚丙酯对其阻隔性能进行提升,同时使用保水剂,提升保墒性能,且两层膜主料相同,具有良好的结合性。通过两层膜的结合,再次改善力学性能。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均结合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的使用,延长降解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45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1286.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高纯氯化氢有机溶液的生产装置和方法,包括与氯化氢气体管道连接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气相出口与除雾器的气相入口连接,所述除雾器的气相出口与一级降膜吸收器的气相入口管道连接,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的气相出口与二级降膜吸收器的气相入口管道连接,所述二级降膜吸收器的气相出口与吸收塔的气相入口通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水洗塔的气相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克服传统工艺存在的吸收效率低、产品浓度均一性差、杂质含量不易控制等缺点,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符合医药中间体行业要求的合格产品,操作简单、控制方便、工人劳动强度低。该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7480.3
申请日:2013-06-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66 , C02F1/5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酸制酸工艺中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的硫酸制酸工艺中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应釜、二级反应釜、三级反应釜、渣罐及渣浆泵,所述一级反应釜、二级反应釜、三级反应釜内均带有搅拌桨;所述一级反应釜下部与二级反应釜下部之间、二级反应釜上部与三级反应釜上部之间、三级反应釜上部与渣罐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及溢流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还连接有硫化钠泵及硫化钠储罐,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还连接有硫酸亚铁泵及硫酸亚铁储罐。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酸性废水中的砷以及铜、铅、镉等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113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44304.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金川集团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D3/14 , B01D3/32 , B01D5/00 , C07C17/383 , C07C1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副产物的提纯精馏方法,属于氯乙烯提纯精馏技术领域,解决了氯乙烯生产副产物提纯精馏产物纯度较低,无法高效回收的问题,本发明使用的装置包括二氯乙烷储槽和至少两个提纯单元,提纯单元包括精馏塔,精馏塔塔顶设有第一冷却器,第一冷却器连有回流罐,精馏塔塔底设有再沸器,最后一个提纯单元的回流罐连有成品槽,最后一个提纯单元的再沸器连有残渣槽;二氯乙烷依次进入各提纯单元进行提纯处理,直至最后一个提纯单元将提纯完成的液相二氯乙烷输送至成品槽进行储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精馏系统去除的二氯乙烷纯度较低,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高效回收和循环回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9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82219.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金川集团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67/04 , C08L67/02 , C08L69/00 , C08L23/08 , C08L33/26 , C08K5/098 , C08K5/132 , C08J5/18 , B32B27/06 , B32B27/36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高阻隔性全生物降解地膜,该降解地膜为双层膜结构。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呋喃二甲酸‑丁二酸‑丙二醇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等原料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带来白色污染。第一层膜通过聚乳酸对柔性较好的聚对二氧环己酮进行增强改性,通过呋喃二甲酸‑丁二酸‑丙二醇共聚物对其阻隔性能进行提升。第二层膜同样使用聚对二氧环己酮作为主要原料,采用聚碳酸亚丙酯对其阻隔性能进行提升,同时使用保水剂,提升保墒性能,且两层膜主料相同,具有良好的结合性。通过两层膜的结合,再次改善力学性能。第一层膜和第二层膜均结合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的使用,延长降解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