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压扰动传播能力排序的动态无功电源选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6889.1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扰动传播能力排序的动态无功电源选址方法,首先建立电力系统预想事故集合,定义基于电压响应轨迹的短期电压稳定指标SVSI,根据电力系统拓扑信息和先验信息对各节点进行客观赋权,计算各节点第一阶段电压扰动传播能力评估值,将计算得到的评估值、以及各个关键事故的发生概率,作为权重因子,结合短期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SVSI以形成加权后的短期电压稳定指标WSVSI,对WSVSI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并选取数值大的若干节点,作为动态无功电源的安装位置。本发明基于电压扰动传播能力排序的动态无功电源选址方法可高效的辨识出对连锁故障危险影响较大的电力系统节点,为后续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规划提供必要基础。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5G通信基站稳压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1938.4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站供电控制领域技术领域,为解决如何快速提高5G通信负荷电压稳定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5G通信基站稳压供电方法,整流后的市电通过Boost电路向5G通信负荷供电;建立Boost电路的模糊控制模型以及模糊规则模糊上下界的实时调整模型:Boost电路根据输出电压控制目标值y调整占空比,使得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vc在趋于输出电压控制目标值y的过程中,先趋于输出电压预期目标值Vref,并随着输出电压控制目标值y的调整使得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vc稳定至输出电压预期目标值Vref。本发明对电压偏差的调整更为迅捷,有效规避了5G基站通信负荷恒功率负阻抗特性导致的电压支撑能力弱、难以稳定等缺点。

    计及电压不平衡与谐波补偿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00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69146.5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电压不平衡与谐波补偿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主动配电网中变流器不平衡及谐波补偿特性,得到变流器不平衡及谐波补偿特性约束;步骤2:根据优化运行目标函数、变流器不平衡及谐波补偿特性约束与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约束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步骤3:求解优化模型,得出主动配电网中各节点的三相电压,包括三相基波电压与三相谐波电压。本发明针对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特点,主要是谐波与电压不平衡,建立了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以求解各节点的三相电压的最优解。对搭建或调整主动配电网起到指导意义,通过调整主动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的相关参数,使各节点以三相电压最优解运行。

    计及低电压穿越不确定性的光伏发电短路电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8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77326.0

    申请日:2019-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不确定性的光伏发电短路电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以下参数:tmax、Umax与Umin;其中,tmax表示端电压跌落至0pu时能保持不脱网运行的最长时间,Umax表示逆变器能保持不脱网运行的最大端电压,Umin表示不脱网运行时间大于tmax的最小端电压;S2:建立光伏发电的低电压穿越不确定性区域;S3:建立光伏发电的脱网概率模型;S4:计算光伏发电短路电流的期望值,并以光伏发电短路电流的期望值作为光伏发电注入电网的真实短路电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短路电流的估计与客观真实情况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解决了由于逆变器个体差异导致光伏并网点端电压跌落时,还不能采用通用的模型来有效估计光伏发电注入短路电流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运行模拟的多元储能充放电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83383.5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行模拟的多元储能充放电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预测发电侧和负荷侧的数据,根据所得源、荷、储数据和约束条件进行对应不同配置目标参数的运行模拟计算,对得到的运行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从而选出最终运行方案,根据该运行方案对储能设备依次进行调节。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指定储能设备充放电方案时未考虑源网荷储各侧的约束条件,导致方案不合理,无法将新能源发电出力最大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未将多元储能设备独立考虑,导致部分储能设备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影响执行效果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