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26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9563.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混合通信模式下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NOMA)共生无线电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属于物联网领域。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混合通信模式下STAR‑RIS辅助的NOMA的共生无线电系统,其中NOMA簇中的反向散射设备(BD)采用混合通信模式进行信息传输,STAR‑RIS采用时间切换协议辅助主次系统;在满足主系统目标吞吐量的前提下,以最大化次系统BD可达吞吐量为目标,构建资源分配模型;采用块坐标下降方法,将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模型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利用凸优化工具箱对优化问题求解,获得三个阶段的传输时间块、基站的主动波束形成、STAR‑RIS的反射系数与BD发射功率、STAR‑RIS的透射系数,以及BD反射系数,即获得资源分配方案。本发明能够获得更优的吞吐量性能,证实了对混合通信模式、STAR‑RIS和NOMA技术的融合可显著提高共生无线电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651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286472.3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低复杂度的信号检测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将大规模MIMO的信号检测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然后运用无转置极小残差TFQMR方法来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最后将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作为基站端对发送信号的估计值。本发明因为将传统的信号检测求逆的问题转化成了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进而利用TFQMR方法来迭代求解。经过数次迭代后,可取得接近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Square Error,MMSE)算法的性能,从而避免了高维矩阵求逆运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该方法不会对检测性能造成过分的损失,而且计算复杂度较低,因此该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289666.9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L25/03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称LQ的大规模MIMO系统迭代信号检测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用户信号恢复问题转换为求解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对称LQ(Symmetric LQ,S‑LQ)方法来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完成最大迭代次数后,将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作为发送信号矢量的估计值。与传统MMSE线性检测算法相比,本发明规避了计算MMSE滤波所需的高维矩阵求逆,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取得了接近MMSE检测算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2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9050.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宽波束低剖面圆极化天线,属于无线通信领域。该天线包括天线辐射组件和天线馈电组件;天线辐射组件包括主辐射贴片,围绕主辐射贴片四周放置的四个结构相同的耦合贴片及上层介质基板,天线辐射组件用于辐射信号;天线的馈电组件包括下层介质基板、印刷在下层介质基板下表面的一个输出四路等幅度、等90°相位差信号的功分器及贯穿上层介质基板与下层介质基板的四个铜柱,馈电组件用于对主辐射贴片进行馈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圆极化天线存在的带宽窄、波束窄、剖面高的问题,满足汽车、飞机等通信系统收发天线对宽频带、宽波束、低剖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5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87018.3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1R1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麻花针高速传输的外壳,属于电子器件领域。该外壳包括插头外壳设计以及插座外壳设计,其中插头外壳内部采用凸台设计,且与插头外壳设计成一体,而插座外壳内部采用平滑无凹凸设计。本发明的插头外壳内部采用凸台设计,由于插头外壳内部的凸台区域距离插针合件的垂直高度相比非凸台区域更低,于是,通过调节插头外壳内部凸台中心位置法线所在平面与针体靠近麻花针一端的端面距离为某一范围值时,插头外壳内部凸台部分将使插针合件胖点区域的特性阻抗值得以降低,以实现插针合件胖点区域与插针合件非胖点区域的特性阻抗及插针合件端接阻抗的阻抗匹配,从而降低信号的反射,来保证连接器单元能够实现高速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9666.9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L25/03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称LQ的大规模MIMO系统迭代信号检测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用户信号恢复问题转换为求解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对称LQ(Symmetric LQ,S-LQ)方法来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完成最大迭代次数后,将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作为发送信号矢量的估计值。与传统MMSE线性检测算法相比,本发明规避了计算MMSE滤波所需的高维矩阵求逆,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取得了接近MMSE检测算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571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38213.4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线下训练阶段和线上阶段,其中线下训练阶段:首先,对信道矩阵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H对应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Fopt;其次,构建DenseNet神经网络,以最小化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Fopt与模拟预编码FRF和数字预编码FBB之积FRFFBB之差的F范数为目标,利用SGD对DenseNet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以得到训练好的DenseNet神经网络;线上阶段:利用训练好的DenseNet神经网络,根据不同的信道条件,对应地输出最优的模拟预编码矩阵FRF和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本发明不但能得到较优的频谱效率,而且能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5429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628019.X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4L2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大化星座点和距离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最大化旋转后的QPSK星座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点间的和距离,选择最优旋转角度并将旋转角度为的QPSK星座经归一化处理后的星座作为母星座C+;进而将母星座C+在X轴上的投影分别旋转角度α,β,γ,构造单个资源块叠加3个用户的星座图;在保持α固定的基础上,以最大化单个资源块上叠加的3个用户的星座点间的和距离函数f(α,β,γ),得到优化后的旋转角β,γ;最后,根据α及对应的优化角度β,γ设计的操作因子矩阵Δj,并结合映射矩阵Vj,将二维母星座C+经过映射得到6个用户的码本Uj,j=1,2,...,6。该方法通过两次优化计算,分别最大化了每个用户4个星座点间的和距离和每个资源块上叠加的3个用户的星座间点的和距离,从而提升了系统误比特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61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405867.4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规模MIMO系统中结合导频污染消除的双层预编码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设计过程如下:系统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首先,用户向基站发送导频序列来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基站根据信道互易性,得到下行链路信道估计;然后,在基站端,基于迫零预编码思想设计外层预编码矩阵,以抑制小区内用户间干扰,最后,将信道和外层预编码矩阵看成整体作为等效信道,进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设计内层预编码矩阵,以抑制系统中因导频污染而引发的干扰。本发明结合导频污染消除来设计预编码矩阵,解决了大规模MIMO系统中存在的固有导频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922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903630.4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 MIMO信道下基于非均匀分割的垂直维码本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首先,基站采用均匀平面阵列天线以生成大规模3D‑MIMO信道;然后根据旋转DFT公式生成G个满秩DFT酉矩阵构成水平维码本F(h);然后由基站高度和小区半径等信息计算出垂直维波束下倾角概率分布,进而基于非均匀分割获得若干离散的波束角度,并生成相应的码字矢量,构造出垂直维码本F(v);最后联合水平维码本和垂直维码本,并利用Kronecker积构造面向3D‑MIMO的预编码码本。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非均匀分割的码本方案可以获得更强的预编码增益和干扰抑制能力,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