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247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944892.5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离心压缩机包括:电机、至少一个轴承组件和至少一个离心叶轮,电机包括电机壳和至少部分设在电机壳内的电机轴,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至少一个无油滚动轴承,轴承座设在电机壳上,无油滚动轴承设在轴承座上且与电机轴套配相连,轴承座上形成有用于向无油滚动轴承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离心叶轮设在电机壳外且与电机轴相连以由电机轴驱动旋转。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通过采用无油滚动轴承支承电机轴,从而无需引入润滑油,使得电机轴与无油滚动轴承之间的摩擦损耗有效地降低,提高了离心压缩机的整体能效。

    双级叶轮组件和具有其的离心式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5604979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67701.7

    申请日:2015-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叶轮组件和具有其的离心式压缩机,双级叶轮组件包括:转轴、二级叶轮和一级叶轮,转轴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邻近第一端设置且横截面形成为非圆形的连接轴段,二级叶轮上具有与连接轴段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孔,二级叶轮通过安装孔套配在连接轴段上以随转轴同步转动,一级叶轮位于二级叶轮的邻近第一端的一侧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端上以随转轴同步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双级叶轮组件,由于一级叶轮采用紧固件连接在转轴上并通过紧固件传递扭矩,二级叶轮采用非圆形型面连接在转轴上并通过配合型面传递扭矩,从而使得双级叶轮组件具有加工难度低、拆装效率高、连接强度好、转轴整体长度短、临界转速高等多方便优点。

    离心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247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44892.5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7/10 F04D29/059 F05D22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离心压缩机包括:电机、至少一个轴承组件和至少一个离心叶轮,电机包括电机壳和至少部分设在电机壳内的电机轴,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至少一个无油滚动轴承,轴承座设在电机壳上,无油滚动轴承设在轴承座上且与电机轴套配相连,轴承座上形成有用于向无油滚动轴承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离心叶轮设在电机壳外且与电机轴相连以由电机轴驱动旋转。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通过采用无油滚动轴承支承电机轴,从而无需引入润滑油,使得电机轴与无油滚动轴承之间的摩擦损耗有效地降低,提高了离心压缩机的整体能效。

    压缩机喘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58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85562.X

    申请日:2018-10-31

    Inventor: 张海洲 王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喘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压缩机工作时的工作状态参数,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包括:振动数据;对所述工作状态参数进行频率变换处理;根据频率变换处理后的工作状态参数确定频率特征数据;判断所述频率特征数据与预设特征数据之间的差值是否满足预设喘振发生条件,若是,则生成喘振发生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喘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出压缩机发生了喘振,及时性较好。

    离心式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及离心式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873023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19777.X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及离心式压缩机,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和补气管,壳体设有补气口,补气口被构造为椭圆形,补气管与壳体连接,且补气管与补气口连通,补气管的远离补气口的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被构造为圆形,进气口与补气口之间形成补气流道。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外壳组件,通过将补气口设置为椭圆形,可以减小补气管的轴向尺寸,从而可以降低外壳组件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外壳组件的紧凑化设计。而且,将补气口设置为椭圆形,可以提高补气口的周向覆盖范围,从而可以提高补气的均匀性。

    离心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及离心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87088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293686.6

    申请日:2018-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7/12 F04D29/083 F04D29/4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及离心压缩机,其中压缩组件包括:壳体;主轴,主轴设在壳体内,主轴上套设有衬套且衬套相对主轴固定;叶轮,叶轮套设在主轴上且位于衬套的轴向一侧,叶轮相对主轴固定;回流器,回流器设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相连,回流器套设在衬套的外周,回流器的内周壁与衬套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密封件,密封件与回流器相连,密封件从回流器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回流器的轴向另一端。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增强了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实现了回流器内的高压气流与叶轮内的低压气流之间的密封隔离,减少了高压气流的漏气损失,从而提升了离心压缩机的做功效率。

    制冷机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177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18364.0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压缩机具有吸气口,压缩机包括油箱和油路,油路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回油口与油箱连通;供回油装置,供回油装置包括分离罐和供油流路,分离罐分别与蒸发器的液相区和吸气口连通,分离罐具有与油箱连通的出油口,供油流路的一端与油箱连通且另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供回油装置满足条件A和条件B中的至少一个,条件A为:分离罐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油箱内,条件B为:供油流路的一部分位于分离罐内。根据本发明的制冷机组,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流入分离罐内的润滑油和制冷剂的混合物的分离。而且,在分离的同时,流向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得以降低,从而无需设置油冷却器,降低了成本。

    多级离心压缩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243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4301.6

    申请日:2015-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离心压缩机,包括:外壳,外壳内具有多个压缩腔,外壳上设有将最前方的一个压缩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口和将最后方的一个压缩腔与外界连通的出口;多个叶轮,多个叶轮分别对应且可旋转地设在多个压缩腔内,每个叶轮内具有风道,多个叶轮的风道相互连通;以及浮动密封件,其中第一浮动密封件被构造成可活动地密封最前方的压缩腔内的叶轮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二浮动密封件被构造成可活动地密封相邻两个压缩腔的位于后方的叶轮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三浮动密封件被构造成可活动地密封最后方的压缩腔内的叶轮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级离心压缩机,气动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制冷机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177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018364.0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压缩机具有吸气口,压缩机包括油箱和油路,油路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回油口与油箱连通;供回油装置,供回油装置包括分离罐和供油流路,分离罐分别与蒸发器的液相区和吸气口连通,分离罐具有与油箱连通的出油口,供油流路的一端与油箱连通且另一端与进油口连通,供回油装置满足条件A和条件B中的至少一个,条件A为:分离罐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油箱内,条件B为:供油流路的一部分位于分离罐内。根据本发明的制冷机组,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流入分离罐内的润滑油和制冷剂的混合物的分离。而且,在分离的同时,流向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得以降低,从而无需设置油冷却器,降低了成本。

    电机和具有其的离心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7612220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0879680.2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和具有其的离心压缩机,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上设有进液口,外壳上设有进口和出气口;定子和转子,定子上缠绕有线圈,转子可转动地设在定子内,定子和内壳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环形的流通空间,定子上设有第一喷液孔,第一喷液孔与流通空间连通且第一喷液孔延伸至定子的内周壁上,内壳上设有与流通空间连通的第二喷液孔;接线端子。根据本发明的电机,通过设置双层壳体结构,冷却液可以通过进液通道进入到电机的内壳中进行流通,由此可以防止冷却液喷溅到外壳内周壁上,可以防止电机外壳出现凝露的现象,可以提升电机的使用安全性。电机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