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4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63274.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重庆瑞火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A23K10/30 , A23K40/10 , A23K50/75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42 , A23K20/105 , A01K67/02
Abstract: 一种金花葵非药用部位蛋鸡饲料添加剂,是以金花葵的根和茎按照质量比为1~5:2~6组成,按照1~5%的占比添加到饲料中。本发明中通过采用金花葵的根和茎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制备成饲料添加剂,再按照特定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有效提高了蛋鸡的产蛋性能,饲喂70天后,180只蛋鸡产蛋量增加了690枚,总蛋增重为57.26kg,且显著提高了蛋鸡的蛋品质,鸡蛋中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较CK组分别提升了9.03%、39.66%和50.72%,胆固醇降低了29.91%,本发明中仅仅使用了金花葵的根和茎作为添加剂原料,无需采用其他原料混合制备添加剂,对于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就能达到优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57110.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 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 ,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IPC: C12Q1/6806 , C12Q1/6844 , C12M1/38 , C12M1/34 , C12M1/42 ,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高通量微流芯片及基于该芯片的非洲猪瘟检测装置及方法;高通量微流芯片由聚乙烯薄膜、腔室层及聚氯乙烯薄膜三层结构组成;检测装置由移动部分、温控部分、检测部分、控制部分、电源部分、外壳及高通量微流芯片组成;移动部分负责提取与洗脱非洲猪瘟病毒;温控部分负责完成核酸的等温扩增;检测部分负责完成扩增结果的识别;控制部分负责装置总体运行;电源部分负责装置的能量供给;外壳部分负责装置的移动部分、温控部分、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及电源部分的固定。本发明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及高通量的优点,能实现非洲猪瘟“样品入,结果出”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369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67013.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 ,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IPC: A01K67/02 , A61K36/482 , A61K31/4375
Abstract: 一种试验小鼠腹泻模型的构建方法,是以小鼠为建模对象,适应性饲喂后,给予药剂进行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灌胃7天,每日灌胃结束后置于垫有滤纸的饲养笼中,灌胃4小时后观察腹泻情况。本发明一种一种试验小鼠腹泻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得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泄泻,能够评价泄泻的药物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便捷性,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建模过程,小鼠依从性好,小鼠生活状态好,建模过程,体重也减轻较少,建模持续时间长,可达23小时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346898.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细菌检测技术领域,首次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区分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和潘氏变形杆菌(P.penneri)的三重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与试剂盒,通过计算机软件预测变形杆菌的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公开了3对(6条)可以用于同时检测3种变形杆菌的引物和3条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的特性。该方法在检测变形杆菌的同时还可以将变形杆菌鉴定到具体的种,填补了当前变形杆菌检测中仅能对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区分的不足,大大简化了变形杆菌检测的流程,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检测周期,可为医疗、卫检等行业中检测变形杆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6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40734.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IPC: A61K36/9068 , A61K31/17 , A61K31/505 , A61K9/50 , A61K47/10 , A61K47/42 , A61P33/02
Abstract: 一种防治鸡球虫病兽用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以青蒿、常山、仙鹤草、地榆经回流提取、浓缩、纯化、干燥制成浸膏粉,然后将浸膏粉与生药粉混合,经制粒、干燥、整粒、包衣、与甜玉米香精混合即得兽用药成品。本发明解决了中药组分中相互干扰导致防治药效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药效。在制备过程中有效解决了体系的长期稳定性差,含量下降的问题,并提高了兽用药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1547.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
IPC: C07J17/00 , A61K39/39 , A61P37/04 , C07H15/256 , C07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参皂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人参皂苷衍生物,其结构为如式(I)所述的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还提供人参皂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人参皂苷衍生物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该人参皂苷衍生物具有原人参二醇或原人参三醇类似物及其骨架,且对动物模型,表现出较高的佐剂活性,解决了现有疫苗佐剂匮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2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622382.1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酵母基因工程菌及其表面展示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将酵母基因工程菌使用培养基培养,然后添加亚硒酸钠继续培养得到富硒酵母基因工程菌。将山羊γ‑干扰素插入His标签,以pYD1穿梭质粒为骨架,构建pYD1‑CapIFN‑γ;然后将pYD1‑CapIFN‑γ导入至富硒酵母基因工程菌获得山羊γ‑干扰素富硒酵母展示系统。该系统对其中的酵母进行富硒改造,拓宽了山羊γ‑干扰素酵母表达系统的应用范围;且实现了山羊γ‑干扰素的酵母表面展示,更有利于其抗病毒活性的发挥;为研发更安全、有效、廉价的具有抗病毒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新型酵母饲料添加剂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10879817.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羊口疮病毒,其敲除了编码F‑box‑like/ANK锚定蛋白之一的008基因;所述008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重组羊口疮病毒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毒力显著降低但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丰富羊口疮病的致病机制提供科学数据,并为羊口疮病毒的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开发提供新的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13418.3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IPC: C12N15/863 , C12N15/64 , C12N15/56 , C12Q1/04 , C12Q1/34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筛选LacZ基因标记山羊痘病毒的宿主细胞的方法,包括检测细胞的培养;将检测细胞置于底层胶为LMA,顶层胶为X‑gal、LMA混合液的培养介质中进行培养,观察培养介质中胶色变化,选择胶色不变化的检测细胞作为所述LacZ标记基于山羊痘病毒的宿主细胞;提取检测细胞RNA进行RT‑PCR,对得到的PCR扩增产物测序,并将测序DNA与LacZ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鉴定。本发明方法不光适用于乳仓鼠肾细胞、羊肾细胞、羔羊睾丸原代细胞,作为LacZ基因标记重组病毒的宿主细胞都可使用该方法进行筛选,通过简单的变色观察即可筛选出适合LacZ标记重组病毒的宿主细胞,为后续便于挑蓝色病毒蚀斑纯化,排除细胞本身产生蓝斑对LacZ基因标记重组病毒蓝斑造成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46898.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细菌检测技术领域,首次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区分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和潘氏变形杆菌(P.penneri)的三重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与试剂盒,通过计算机软件预测变形杆菌的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公开了3对(6条)可以用于同时检测3种变形杆菌的引物和3条探针的核苷酸序列。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的特性。该方法在检测变形杆菌的同时还可以将变形杆菌鉴定到具体的种,填补了当前变形杆菌检测中仅能对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区分的不足,大大简化了变形杆菌检测的流程,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检测周期,可为医疗、卫检等行业中检测变形杆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