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0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30678.2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IPC: G16H50/30 , A61B5/0205 , G06N20/00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源性晕厥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装置包括用户端和服务器,用户端中的心率监测模块、形体识别模块和病源记载模块能够生成患者的心率事件、形体事件以及病源史,在出现晕厥时,服务器将心率事件、形体事件和病源史发送,发送的途径可为急救中心和医生处。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预警装置在患者出现晕厥时,对于患者的诱因存在了解渠道匮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8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35327.7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分别与同一连接带的两端装配;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钩面、第一毛面,第一钩面、第一毛面构成撕拉扣;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的内侧安装有接头、电极片,电极片贴紧在人体心电监测处,从而采集心脏跳动数据;电极片粘贴在气囊的一端面上,气囊的另一端面上粘贴有气囊钩面;气囊内部为中空的气囊腔且采用弹性、软质、亲肤材料制,气囊腔与气囊管的一端连通,气囊管的另一端气囊管接头连通,气囊管接头通过气管与控制盒上的供气接头连通。本发明采用控制盒与电极片分离式设计,可几乎不影响穿衣,从而大大提高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9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71536.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 重庆大学
IPC: A61B9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冠脉介入治疗用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弧形槽;底座上位于弧形槽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单向螺杆,单向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底座上位于弧形槽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杆,升降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两个升降块之间设有顶座,顶座上连接有第一弹性块,第一弹性块位于弧形槽的正上方;顶座上位于第一弹性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弹性块;还包括用于带动两个单向螺杆同时转动的驱动机构和随顶座竖向运动而带动两个第二弹性块夹紧手臂的联动机构。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现有手臂固定装置对手臂的限位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24742.6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就医指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患者就医指导系统及方法,系统中,包括通信连接的用户端、医疗端和数据中台,用户端和医疗端通过登录模块登录进数据中台,数据中台中存储疾病信息,用户端可供用户选择自己的既往病史,数据中台将选择完成的既往病史于用户端的唯一标识进行绑定,绑定的结果传输至医疗端供医生进行查看。以此,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的急诊患者在就医时因处于交流不便的状态下时,医生对患者的病史无法了解,导致耽误急诊患者治疗时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5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31066.7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冠脉介入治疗用手臂支撑设备,包括底座和螺纹杆,底座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螺纹杆与转轴固接,固定块上设有导向杆和用于与手臂相抵的弧形块;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与导向杆竖向滑动连接;升降块上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手臂相抵的顶块,顶块位于弧形块的上方;还包括用于对活动板止动的止动部。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现有手臂固定装置对手臂的限位方式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672350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357371.9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急救辅助装置,涉及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制氧机构,所述外壳的底部空间设为下仓,所述下仓的上方设为中仓,所述中仓的上方设为上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制氧机构,所述制氧机构包括空气过滤组件、氮氧分离组件和氧气储存组件,所述下仓的内侧设置有空气过滤组件,所述中仓的内壁一侧设置有氮氧分离组件,所述氮氧分离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储存组件,通过制氧机构的设置,在使用时,压气机通过下仓吸取外界空气,再将压缩空气送入分子筛罐,生成高纯度氧气进入储氧罐,氧气通过出氧管与吸氧插管连接,为病患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了失去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维持血氧水平,为医护人员的急救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18009844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813559.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IPC: A61B1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左心耳封堵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左心耳封堵释放稳定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底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顶部安装有滑板,滑板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滑板顶部靠近限位槽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两个弹簧顶部之间安装有限位板。将基座放置于患者腿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板和顶架固定于输送鞘,通过弹簧拉动限位板,使抵板和第一弧槽卡合在输送鞘后端的管口位置,通过拉动滑板,使滑板相对于基座滑动,从而带动输送鞘移动,使输送鞘相对导丝滑动,大大提高了输送鞘移动距离精度,不易出错,提高了医生穿刺的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