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2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10174.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雨伞原理的排水口防倒灌阀门系统,包括管状的阀体,阀体内固定有与其轴线重合的滑杆,阀体的出口处设置外限位器,滑杆上靠阀体进口的一侧设置内限位器,滑杆上设有伞状的防倒灌结构;防倒灌结构包括套设在滑杆上的第一固定环和弹簧,围绕第一固定环铰接有一圈拉杆,围绕内限位器对应铰接有一圈伞面骨,每根伞面骨上设置有支撑骨,支撑骨的一端铰接在伞面骨远离内限位器的一端,所有支撑骨的另一端铰接在弹簧上;拉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环上,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支撑骨的中部,伞面骨形成的骨架上覆盖有柔性橡胶布。无需额外动力,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即能满足正常排水,又能防止倒灌,实现外河水位高时的防倒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604406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254218.4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坡度道路雨水径流控制的生物滞留带,包括设置在大坡度道路上的倾斜的生物滞留带本体,在生物滞留带本体的侧壁设置雨水开口,在所述生物滞留带本体内设置沉沙井,所述沉沙井的井口紧挨着雨水开口,所述沉沙井的井口上设置雨水篦,所述沉沙井井口周围设置卵石区,所述生物滞留带本体上间隔一定距离在较低的一侧设置溢流挡墙。所述生物滞留带本体内从地表到地下依次为种植土壤层、砂滤层和砾石层,在所述砾石层下方埋设有透水盲管,所述种植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起到净化径流和缓排雨水的作用,解决了大坡度道路采用常规生物滞留带不能蓄存、下渗雨水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5604426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254083.1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跌水井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跌水井体,所述跌水井体的其中一侧壁的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跌水井体的侧壁的下部设置弃流管,所述弃流管靠近进水管,与进水管相对的跌水井体的侧壁的下端设置出水管,所述跌水井内设置纵向板,所述纵向板的下端通过铰链铰接在跌水井的底板靠近进水管的位置,且所述纵向板与设置进水管的侧壁之间有距离,所述纵向板将进水管和弃流管与出水管隔开,所述纵向板的顶端不高于进水管,所述纵向板与进水管相背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纵向板的气弹簧。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雨水自动弃流。雨水跌落在纵向板上,还可以起到跌水消能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604294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254204.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安全警示功能的检查井,包括井体,在井体的上端设置筒状井座,在筒状井座上设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井座内侧壁的下端设置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上端设置环形灯槽,在环形灯槽中安装发光件;还包括控制发光件亮起和关闭的压力开关或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开关或压力传感器能受到井盖的挤压;当井盖挤压压力开关或压力传感器时,所述发光件关闭;当所述井盖打开,所述井盖不与压力开关或压力传感器接触,所述发光件亮起。通过压力开关或压力传感器自动控制发光件的亮起和关闭,起到对行人的警示作用,避免行人掉进检查井内,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05604430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255244.9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泄流能力能调的道路雨水口截污净化挂篮,包括挂篮本体(1),所述挂篮本体(1)内的上部设置挂篮斗(2),所述挂篮斗(2)的四周通过弹簧(3)吊装在挂篮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挂篮斗(2)上分布有若干上透水孔,所述挂篮本体(1)的底板上分布有下透水孔,所述挂篮本体(1)的底板上设置吸附填料层(6),所述吸附填料层(6)和挂篮斗(2)之间的挂篮本体(1)上设置溢流口(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挂篮的改进,使得其能充分起到拦截树叶、垃圾、泥沙等杂物的作用。在雨水流量大时,还能及时泄流,避免排水不畅导致的路面积水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对初期雨水起到净化吸附功能,降低雨水中污染物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205604427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254637.8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地海绵城市的弃流跌水井,包括跌水井本体,在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的上部设置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侧壁的中下部设置出水管,所述跌水井本体内设置将出水管和进水管隔开的纵向导流板,所述纵向导流板的高度不高于进水管,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下端还设置弃流管,所述弃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的管径,所述弃流管位于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所述纵向导流板的中下部设置连通两个腔室的导流通孔;所述弃流管上设置浮球阀,在所述导流通孔的孔口设置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与浮球阀的浮球相连;实现跌水井的自动弃流,无需外加人力或者电力操作,结构简单,造价经济,适合山地城市的管道坡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