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441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84327.1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儿菜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用解剖刀切取优良株腋芽,装入尼龙网袋中;将腋芽切分成多个小腋芽块,接种在预培养基1/2MS上;接种在含有0.1mg·L-1NAA和0.3mg·L-16-BA的诱导培养基上;以培养30d后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在MS增殖培养基上添加0.3mg·L-16-BA和0.1mg·L-1NAA,继代培养30d后选择壮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本发明选择目标性状优良的单株作为材料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快繁,越冬后试管苗移栽到大田,不进行营养生长,直接进入生殖生长,以期获得质量好的种子,开展儿菜良种选育,为生产提供优质种子。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40414.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LED诱虫灯诱捕蔬菜种植地趋光性害虫的方法,根据蔬菜种植季节以及蔬菜种植种类,于种植地内随机布置不同波长的窄波段光谱LED诱虫灯,所述LED诱虫灯布置间隔为50‑100m,所述窄波段光谱LED诱虫灯包括365‑370nm LED诱虫灯、380‑390nm LED诱虫灯、390‑400nm LED诱虫灯、410‑420nm LED诱虫灯、440‑445nm LED诱虫灯、450‑460nm LED诱虫灯、460‑470nm LED诱虫灯和515‑535nm LED诱虫灯。本发明提供的使用LED诱虫灯诱捕趋光性害虫的方法,对蔬菜种植地的有害昆虫具有显著诱捕效果,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诱虫灯对种植地天敌昆虫及中性昆虫的影响,从而保护种植地的非靶标昆虫和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441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184327.1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儿菜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用解剖刀切取优良株腋芽,装入尼龙网袋中;将腋芽切分成多个小腋芽块,接种在预培养基1/2MS上;接种在含有0.1mg·L‑1NAA和0.3mg·L‑16‑BA的诱导培养基上;以培养30d后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在MS增殖培养基上添加0.3mg·L‑16‑BA和0.1mg·L‑1NAA,继代培养30d后选择壮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本发明选择目标性状优良的单株作为材料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快繁,越冬后试管苗移栽到大田,不进行营养生长,直接进入生殖生长,以期获得质量好的种子,开展儿菜良种选育,为生产提供优质种子。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39894.1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杀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石灰氮修复菜地连作障碍土壤的简易方法,把颗粒石灰氮60~100kg/667m2、有机肥、复合肥做底肥撒施或沟施,旋耕、深翻、补水、覆膜。本发明具有土壤消毒、改良土壤的作用,可有效防治多种蔬菜的土传病害,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杀灭根结线虫;可以促进有机肥的腐熟、增加土壤中缓效氮肥,另外可以补充蔬菜所需的钙,从而提高蔬菜品质;改良土壤和保护环境作用,有效防止土壤的酸化,长期施用可以有效修复菜地连作障碍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有益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pH,有利于维护土壤的可持续生产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793897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201310.0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包括光诱捕装置,所述光诱捕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发光装置、诱捕器罩体和集虫器,且所述诱捕器罩体与所述集虫器连通设置,所述诱捕器罩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进虫口,沿所述诱捕器罩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离网,在所述隔离网内设置有气味诱捕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害虫诱捕器同时考虑了害虫的夜间趋光性、气味趋向性、趋黄和趋蓝习性,能够实现不分昼夜地诱捕害虫,有效提高诱捕器的利用率,该诱捕器可用于农田作物害虫防治,以及观赏植物、森林和绿化带的害虫防治等,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450895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20548849.8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卷筒型多色粘虫带,包括卷轴和卷绕在所述卷轴上的粘虫带,所述粘虫带包括色带层、涂覆在所述色带层至少一面上的透明粘虫胶,所述透明粘虫胶上覆盖有隔离膜;所述色带层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色块,所述粘虫带上设置有横向断切线,所述横向断切线将所述粘虫带分割为多个连续的粘虫带单元,每个粘虫带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粘虫带单元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筒型多色粘虫带,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每个粘虫带单元两端设置有安装固定部,便于安装固定;且该粘虫带集合多种颜色于一体,可以同时诱杀多种害虫,提高防虫治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43119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92332.1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液频率低的斜纹夜蛾室内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盒,饲养盒底部通过分隔托盘或竖直固定在饲养盒盒底的分隔板,隔成开口朝上且相互独立的糖分棉球区和挥发液区;糖分棉球区设在饲养盒盒底的中部且用于放置吸有糖分液的棉球。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隔托盘或分隔板将饲养盒盒底分成了糖分棉球区和挥发液区,在挥发液区中盛装用于挥发的液体;与现有的饲养盒相比,增设了挥发液区,减慢了棉球中糖分液的挥发速度,即减小了打开饲养盒补充棉球中糖分液的频率;此外,糖分棉球区设在饲养盒盒底的中部,方便斜纹夜蛾对糖分液的吸食,也方便糖分液的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21443119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33950.9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堆叠的斜纹夜蛾室内饲养装置,包括呈上大下小锥形结构的饲养盒,饲养盒底部伸出有四个柱状的支脚,饲养盒内横向设有筛网;饲养盒的顶部设有盒盖,盒盖中部设有具有透气通道的透气部,盒盖上还设有下凹的堆叠部,堆叠部的侧边与饲养盒的内壁紧密贴合,堆叠部的深度小于支脚的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饲养盒底部设有支脚,盒盖设有下凹的堆叠部,且堆叠部的深度小于支脚的高度,因而通过将支脚放入堆叠部中,可实现饲养装置的堆叠,可方便饲养装置的转移,节约饲养装置的空间需求;此外,由于堆叠部的侧边与饲养盒的内壁抵接,使得盒盖的关闭依靠堆叠部侧边抵住饲养盒的内壁,简化了盒盖的关闭方式,功能集成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307003025S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30430113.6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农田害虫诱捕系统图形用户界面显示屏幕面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农田害虫诱捕系统,显示面板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屏幕中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界面内容。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本外观设计要点仅涉及主视图,省略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用于农田害虫诱捕系统的操作,以找到靶标害虫(即对应光色)。
7.图形用户界面的变化状态说明:主视图为软件程序启动后的主界面,即登录界面;点击登录进入终端列表,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1;左边先选择地点,右边再选择作物类别下的终端(如“BC001”),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2,该界面下设有“调用”与“自选”两种参数方案;点击“调用”,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3,可直接调用作物类型下已有的参数方案;长按单个具体作物类型按钮(如“结球甘蓝”),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4,即“终端参数”编辑页面,可对终端参数(如靶标害虫种类(即对应光色)、不同光色开关起止时间等)进行编辑和保存;点击“保存”后,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1;若在界面变化状态图2中点击“自选”,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5,即进行参数设置;通过照片和文字描述对比,依次选择作物、虫体大小、虫体底色等分类,后点击“确定”,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6,即“虫类列表”,找到靶标害虫(即对应光色);后台管理可添加自选分类列表,通过编码关联查找对应光色,后台亦可维护光色对应数据;在界面变化状态图1中点击“我的”,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7;点击“添加操作员”,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8;在界面变化状态图7中点击“添加终端”,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9。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