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0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527658.7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G06F17/18 , G06F18/2135 , G06F17/11 , G06F18/23 ,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高粱耐镉性评价方法以及一种甜高粱镉污染修复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属于植物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提升甜高粱Cd修复能力评价的准确性、避免单一因素带来的片面影响,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本发明采用主成分分析将甜高粱品种的各个单项指标转化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到不同品种苗期耐Cd性综合评价值;本发明筛选出根干重、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的耐Cd指数能有效反映甜高粱耐Cd能力。本发明还采用欧氏距离法对D值、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成功得到Cd耐性强且富集转移性强的甜高粱品种,适用于修复土壤Cd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1169043.8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阴玉米自交系的筛选方法。3-8月时种植待筛选的玉米材料,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株系为主区,光照为副区,设置弱光胁迫90%遮光率和正常光照2个处理,三次重复,单行区,行长4米,行距0.8米,采用单粒育苗,2叶1心期移栽,单株种植;在5-6叶期开始用遮光率90%的遮阳网进行极限遮荫,时间3个月;在黄熟期,调查茎腐病发病率;应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发病株率筛选出耐阴玉米自交系。本发明的方法对依据茎腐病发生情况来筛选耐阴玉米材料较为直接,记载方便,误差小,简单易行,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9777.7
申请日:2024-06-05
IPC: C12N15/54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粱淀粉突变体SbGBSS,编码区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了用于鉴定高粱淀粉突变体SbGBSS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引物SbGBSS‑F1和引物SbGBSS‑R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还提供了应用高粱淀粉突变体SbGBSS的分子标记引物对鉴定高粱籽粒淀粉突变体。本发明的高粱淀粉突变体SbGBSS可以作为淀粉定向分子遗传育种的靶标基因之一,为今后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靶标,为定向分子遗传育种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31941.X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高粱的优化种植方法,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晋渝糯3号”,苗长至5‑7叶时,施用人畜粪肥15000kg/hm2,尿素(纯N≥46%)75kg/hm2,拔节时施尿素150kg/hm2。齐穗后15天施促芽肥,施尿素150kg/hm2,雨后窝施或兑足量清粪水窝施,头季高粱穗部80%到蜡熟期时收获,留桩1节,当再生芽生长到2‑3叶时,留底部壮苗2‑3个,抹去上部苗、弱苗,疏苗后及时施用发苗肥,施尿素75kg/hm2,促进再生芽快速成苗、壮苗。本发明通过优化高粱种植密度,合理运筹头季‑再生季氮肥,可提高高粱产量约100‑150公斤/亩,增加经济收入约400‑600元/亩。
-
公开(公告)号:CN113273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57727.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粱的控释氮肥的减施优化方法,将评估区域进行分区,建立子模型研究种植区的氮肥含量,通过氮肥含量模型构建子模型,通过实地采样并进行生理实验获得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代入所述子模型,通过评价控释氮肥减施对高粱产量及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获得最佳控释氮肥的减施量。本发明对不同高粱品种进行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处理,显著降低氮肥施用量,减少对大气水体环境的污染,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本发明实现了夏播高粱栽培中氮肥的一次施用,节省劳动力,且材料极易获得,操作过程简单,施用方法简便,成本较低,利于推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