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9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113427.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部极化发光单元和内部介电调控内核,其中:外部极化发光单元:通过吸收附近电场能量来实现发光,用于可视化介电聚合材料中的电应力;内部介电调控内核:BaTiO3纳米颗粒与介电聚合材料复合微球,用于调节传感器的电场耦合性能;外部极化发光单元与内部介电调控内核呈嵌套结构。本发明通过设计基于电致发光的电场可视化微型传感器,首次实现了对介电聚合材料内部电应力的可视化,有利于缺陷的实时定位和局部放电预警,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电气设备和电子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

    一种自报告和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4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11494.8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报告和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SiO2颗粒;S2、制备自报告和自修复微胶囊。本发明所提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将AIE基团引入光活性反应单体作为载体,实现了损伤区域荧光信号的高开启效率,并避免了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的过早失效。通过构建特殊的微胶囊壳层,微胶囊具有磁控和紫外屏蔽特性。在定向磁场的诱导下,微胶囊能够定位和聚集在易损区域,从而增强受损基质的荧光发射强度,并保持未损伤区域与受损区域之间的高对比度。这种自报告和自愈合相结合的策略使绝缘材料能够在运行条件下自主检测和修复基质损伤。

    一种具有气固复合绝缘新形式的环保型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公开(公告)号:CN117747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94444.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气固复合绝缘新形式的环保型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在传统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基础上,以具有三维纳米孔结构的淀粉/聚有机硅氧烷生物复合超电绝缘材料结合绝缘气体构成气‑固绝缘介质,替代SF6进行金属壳层内填充;其中绝缘气体填充于淀粉/聚有机硅氧烷生物复合超电绝缘材料的三维纳米孔结构中。本发明提出的与CO2等绝缘气体结合的填充有环保型复合绝缘电介质的GIL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介电性能,以CO2为例的GIL缩比模型,其击穿场强高达36.67kV mm‑1,最大增量为744.4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