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波束自去耦微带天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26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46023.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宽波束自去耦微带天线。包括金属地板、介质基板、两个贴片单元和两个同轴线馈电;所述贴片单元包括均主矩形贴片和四个辅贴片,在辅贴片下方的基板内均设置一个金属短路柱。本发明通过赋予小型化天线自去耦特性,在单层基板上实现了极小中心间距下阵列高隔离工作,小于四分之一自由空间波长,天线阵列尺寸小且具有宽波束辐射方向图,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室内无线通信,如光纤入室应用场景。

    一种可回收竖向锚预压新型抗滑承重桩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77359.6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竖向锚预压新型抗滑承重桩,涉及治理后滑坡体开发利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锚索回收的抗滑承重桩。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上锚固装置、承台、桩身、下锚固装置和若干钢绞线,若干所述钢绞线的上端夹固在上锚固装置上。从上至下,所述钢绞线穿过承台和桩身,所述钢绞线的下端伸入下锚固装置,调整所述上锚固装置对钢绞线施加拉力后,所述钢绞线的下端被下锚固装置夹固,拉力传递到所述桩身,从而增大所述桩身与周围岩石的摩擦力。当上部结构自重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调节所述上锚固装置,使所述钢绞线释放拉力,所述下锚固装置解除对钢绞线的夹固,从而方便所述钢绞线的回收。

    一种损坏图像非负隐特征提取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741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567387.3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损坏图像非负隐特征提取装置和方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采集的损坏图像数据,并指示数据模块对接收的损坏图像数据进行存储;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由接收模块接收的损坏图像数据,以及提取的非负隐特征;图像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服务器收集的损坏图像数据;非负隐特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装置提取的非负隐特征,以备用;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执行损坏图像非负隐特征提取过程,并将提取的非负隐特征存入数据模块中的非负隐特征存储单元,本发明专门作用于损坏图像数据,能够进行符合统计规律的、准确度高、复杂度低的非负隐特征提取,以解决针对现代大型复杂系统中的损坏图像。

    一种损坏图像非负隐特征提取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74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67387.3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损坏图像非负隐特征提取装置和方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采集的损坏图像数据,并指示数据模块对接收的损坏图像数据进行存储;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由接收模块接收的损坏图像数据,以及提取的非负隐特征;图像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服务器收集的损坏图像数据;非负隐特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装置提取的非负隐特征,以备用;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执行损坏图像非负隐特征提取过程,并将提取的非负隐特征存入数据模块中的非负隐特征存储单元,本发明专门作用于损坏图像数据,能够进行符合统计规律的、准确度高、复杂度低的非负隐特征提取,以解决针对现代大型复杂系统中的损坏图像。

    一种考虑空间效应的围岩位移释放系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59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108013.5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间效应的围岩位移释放系数确定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隧道在空间效应影响范围内围岩位移释放系数的影响因素;步骤二:考虑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样本集,所述样本集包括训练集和验证集;步骤三: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通过和有限元进行对比,验证训练的准确性,从而得到一个可以预测围岩位移释放系数的BP神经网络;步骤四:根据得到的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围岩位移释放系数进行预测。本方法与传统的位移释放系数确定方法相比,更加简洁高效,且具有更高的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油井出砂的三维数值模型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307755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43611.X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刘先珊 许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射孔试验特征,反映射孔试验中砂岩的宏细观力学特性的模型设计方法。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油井出砂的三维数值模型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读入实际油井的几何尺寸,建立柱坐标系下的射孔三维数值模型;2)根据射孔试验过程的实际情况,将所述射孔三维数值模型划分成若干单元;3)根据所述射孔三维数值模型的岩石颗粒分布,计算出每一个单元的孔隙率;4)根据所述孔隙率计算出流体压力梯度力和拖曳力,所述流体压力梯度力和拖曳力引起所述射孔三维数值模型中岩石颗粒的重新分布;5)重复步骤3~4,直到计算结果收敛。

    一种可回收竖向锚预压新型抗滑承重桩

    公开(公告)号:CN109914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277359.6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竖向锚预压新型抗滑承重桩,涉及治理后滑坡体开发利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锚索回收的抗滑承重桩。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上锚固装置、承台、桩身、下锚固装置和若干钢绞线,若干所述钢绞线的上端夹固在上锚固装置上。从上至下,所述钢绞线穿过承台和桩身,所述钢绞线的下端伸入下锚固装置,调整所述上锚固装置对钢绞线施加拉力后,所述钢绞线的下端被下锚固装置夹固,拉力传递到所述桩身,从而增大所述桩身与周围岩石的摩擦力。当上部结构自重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调节所述上锚固装置,使所述钢绞线释放拉力,所述下锚固装置解除对钢绞线的夹固,从而方便所述钢绞线的回收。(56)对比文件KR 101805170 B1,2017.12.05谢桂林;李裕琳;赵玉新;刘伯文.可回收型加筋水泥土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安装.2015,(第11期),全文.龙喜安.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优化方案.路基工程.2015,(第02期), 全文.盛宏光,聂德新,傅荣华.可回收式锚索试验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第04期),全文.张清林;公茂文.装配式可回收预应力锚索设计.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第17期),全文.

    一种雨水入渗下土柱渗流侵蚀实验装置以及土—水分离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789112.8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入渗下土柱渗流侵蚀实验装置以及一种土—水分离实验方案。雨水入渗下土柱渗流侵蚀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支架、上游水头控制系统、刚性壁渗流室、侵蚀混合流体收集系统,实验装置支架包括可调节高度的底板、顶板、中间活动板,上游水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土柱承受的类降雨强度以及监测土柱承受的水力梯度,刚性壁渗流室是装置的核心部分,用以容纳土柱试样完成渗流侵蚀过程,侵蚀流体混合收集系统用以收集阶段内的侵蚀混合流体;土—水分离实验方案,包括检测侵蚀混合流体中粘土颗粒浓度、砂粒砾石混合颗粒质量、侵蚀流体质量。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雨水入渗条件下土柱的内部侵蚀实验和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