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6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697694.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热真空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抽真空装置、加热器。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的表面为包含银、铁、镍或铜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镀层或涂层,或者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整体为银、铁、镍或铜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部件。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中,如有有机物析出,则与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产生颜色变化,这种颜色变化肉眼即可识别。因此,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可以定性显示高分子材料中有机小分子挥发物的析出,即检测高分子材料的热真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27387.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层状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硅藻土复合材料吸收电磁波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藻土与硝酸镍、硝酸钴、尿素、氟化铵按照70mg:261.7mg:87.3mg:432mg:370mg的比例在7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10‑130℃和自生压力下进行水热反应8‑14h后制得。本发明制得的层状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发挥层状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和硅藻土的协同作用,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较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005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16673.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一硫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用途。所述一硫化钛为分散的微米颗粒形式,微米颗粒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块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TiS纳米材料,该TiS纳米材料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块体,因此其具有更利于吸波效果的片状结构。此外,实验结果证明,该TiS纳米材料在40wt%掺量下,具有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可以达到‑47.4dB,有效吸收带宽为5.9GHz,吸收峰值频率为6.8GHz,结果优于目前的二维本体材料。该TiS纳米材料吸波性能优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中的TiS的片层状的微观形貌,使得电磁波折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2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97694.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热真空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抽真空装置、加热器。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的表面为包含银、铁、镍或铜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镀层或涂层,或者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整体为银、铁、镍或铜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部件。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中,如有有机物析出,则与挥发性有机物检验部件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产生颜色变化,这种颜色变化肉眼即可识别。因此,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可以定性显示高分子材料中有机小分子挥发物的析出,即检测高分子材料的热真空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0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116673.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一硫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用途。所述一硫化钛为分散的微米颗粒形式,微米颗粒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块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TiS纳米材料,该TiS纳米材料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块体,因此其具有更利于吸波效果的片状结构。此外,实验结果证明,该TiS纳米材料在40wt%掺量下,具有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可以达到‑47.4dB,有效吸收带宽为5.9GHz,吸收峰值频率为6.8GHz,结果优于目前的二维本体材料。该TiS纳米材料吸波性能优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中的TiS的片层状的微观形貌,使得电磁波折射损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