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88292.8
申请日:2025-01-21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蠕变疲劳损伤判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的蠕变疲劳损伤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力学模型,在力学模型上施加设计载荷。步骤二,按弹性应力分析方法计算力学模型中材料各处的PM、PB;如力学模型中所有位置均满足PM≤S,PM+PB≤1.5S,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一;步骤三,结合步骤二中计算的数据,计算x、y的值;如满足x+y≤1,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一;步骤四,计算疲劳损伤DF和蠕变损伤DC;步骤五,总损伤D不超过蠕变‑疲劳损伤包络线,判定蠕变疲劳损伤是否满足条件。该不锈钢的蠕变疲劳损伤判定方法,具有计算方便、精度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9274.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级管道过度变形的塑性应变评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开展核级管道材料单调拉伸试验,获得试验温度下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2、建立材料的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引入非线性随动硬化律,基于试验数据,确定循环塑性本构模型材料常数;3、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核级管道结构分析模型,赋予材料属性,输入位移边界并施加循环载荷;4、求解获得核级管道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最大累积塑性应变;5、判断核级管道结构的最大累积塑性应变是否满足过度变形的塑性评定准则要求。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能降低核级管道弹性设计的保守性,获得更为准确的循环变形,保障结构安全性,提升经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