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593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0251218.3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钛高炉渣碳化后直接粒化‑氯化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由筒状壳体和底座构成的反应炉,壳体上端收拢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锥端设有开口形成反应物出口;在壳体内沿中心设有竖向的转轴,转轴上端设有转杯,转杯上端面位于锥形结构内,转轴下端与电机连接以由电机驱动使转轴和转杯一起转动;在壳体上设有碳化渣加料管,碳化渣加料管伸入壳体内并位于转杯中心上部;在壳体上设有冷却机构以对壳体内腔进行冷却;在壳体下端设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氯气入口,在底座上设有残渣出口。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高温碳化余热,降低热量损失的同时也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粒化过程基本不存在动力消耗和设备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51218.3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钛高炉渣碳化后直接粒化?氯化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由筒状壳体和底座构成的反应炉,壳体上端收拢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锥端设有开口形成反应物出口;在壳体内沿中心设有竖向的转轴,转轴上端设有转杯,转杯上端面位于锥形结构内,转轴下端与电机连接以由电机驱动使转轴和转杯一起转动;在壳体上设有碳化渣加料管,碳化渣加料管伸入壳体内并位于转杯中心上部;在壳体上设有冷却机构以对壳体内腔进行冷却;在壳体下端设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氯气入口,在底座上设有残渣出口。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高温碳化余热,降低热量损失的同时也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粒化过程基本不存在动力消耗和设备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47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426299.1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反应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表面反应检测器包括真空气氛炉系统、质量测量系统和电磁旋转系统,通过电磁旋转系统的驱动作用,带动质量测量系统的载物转子水平旋转克服了现有热重技术中要求被测试样必须静止的缺陷,将现有的热重技术改良成一种可以使内环碳外环二氧化钛的试样在氯气气氛中进行可控的自旋转运动的动态热重技术,以实现动态的测量。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利用该热重法测得单位时间内试样的质量损失Δm,进而计算反应速率来判断反应中间介质物质优先形成的表面,为进一步研究钛氧化物加碳氯化反应的中间介质的形成途径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05685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457847.7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部进排料的循环氯化装置,在位于提升管炉体的下部中心设置有进排料管,用于进料和排料;利用提升管内旋流中心低压区域和进排料压力调节区调整压力,将循环颗粒正压气力输送入提升管内。本发明能在保证循环流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原料在炉内分布的均匀性的同时,提高流态化质量,提高氯化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47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6299.1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反应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表面反应检测器包括真空气氛炉系统、质量测量系统和电磁旋转系统,通过电磁旋转系统的驱动作用,带动质量测量系统的载物转子水平旋转克服了现有热重技术中要求被测试样必须静止的缺陷,将现有的热重技术改良成一种可以使内环碳外环二氧化钛的试样在氯气气氛中进行可控的自旋转运动的动态热重技术,以实现动态的测量。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利用该热重法测得单位时间内试样的质量损失Δm,进而计算反应速率来判断反应中间介质物质优先形成的表面,为进一步研究钛氧化物加碳氯化反应的中间介质的形成途径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88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59031.8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17 , G01N2021/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研究颗粒矿粉在还原过程中粘结现象的装置,在底座上安装有还原反应炉,炉体和炉壳之间形成环状夹层,在底座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炉壳上端设有观察窗;在观察窗上方设有记录炉体反应腔内反应过程的成像系统。在底座导轨上的滑块上设有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设有接线柱,瓷管一端伸入炉体内反应腔,另一端伸入封闭腔体内;瓷管位于反应腔那端形成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上设有电加热元件,在电加热元件上设有用于放置还原矿粉的电加热片;电加热元件通过沿瓷管内部通道布设的导线与接线柱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铁矿粉还原过程,可以实时在线观察分析铁矿粉在还原过程中表面铁晶须的形成、生长、粘接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0568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7847.7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部进出料的循环氯化装置,在位于提升管炉体的下部中心设置有进排料管,用于进料和排料;利用提升管内旋流中心低压区域和进排料压力调节区调整压力,将循环颗粒正压气力输送入提升管内。本发明能在保证循环流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原料在炉内分布的均匀性的同时,提高流态化质量,提高氯化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156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9139.5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2
Abstract: 细粒级钛原料沸腾氯化炉的二次氯气加注装置,包括沸腾氯化反应器主段、二次氯气加注段、炉顶、二次氯气导入口、倒U型管壳和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用于把固体粉料和气态TiCl4分离;上升管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中间,旋风分离器下部与循环返料腿连通。所述二次氯气加注段、炉顶出口、旋风分离器、循环返料腿依次连通,在炉顶形成倒U型管道。倒U型管壳安装在上述倒U型管道外部,并与倒U型管道形成一个封闭的二次氯气加注通道。本发明强化沸腾炉上部气固的旋转剪切相互作用、离心分离效果,减少未反应完全的细粒级料逸出;同时,提高氯化反应效率、TiCl4的产出率和平衡沸腾氯化炉顶部TiCl4气体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88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259031.8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研究颗粒矿粉在还原过程中粘结现象的装置,在底座上安装有还原反应炉,炉体和炉壳之间形成环状夹层,在底座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炉壳上端设有观察窗;在观察窗上方设有记录炉体反应腔内反应过程的成像系统。在底座导轨上的滑块上设有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设有接线柱,瓷管一端伸入炉体内反应腔,另一端伸入封闭腔体内;瓷管位于反应腔那端形成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上设有电加热元件,在电加热元件上设有用于放置还原矿粉的电加热片;电加热元件通过沿瓷管内部通道布设的导线与接线柱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铁矿粉还原过程,可以实时在线观察分析铁矿粉在还原过程中表面铁晶须的形成、生长、粘接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9156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99139.5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2
Abstract: 细粒级钛原料沸腾氯化炉的二次氯气加注装置,包括沸腾氯化反应器主段、二次氯气加注段、炉顶、二次氯气导入口、倒U型管壳和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用于把固体粉料和气态TiCl4分离;上升管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中间,旋风分离器下部与循环返料腿连通。所述二次氯气加注段、炉顶出口、旋风分离器、循环返料腿依次连通,在炉顶形成倒U型管道。倒U型管壳安装在上述倒U型管道外部,并与倒U型管道形成一个封闭的二次氯气加注通道。本发明强化沸腾炉上部气固的旋转剪切相互作用、离心分离效果,减少未反应完全的细粒级料逸出;同时,提高氯化反应效率、TiCl4的产出率和平衡沸腾氯化炉顶部TiCl4气体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