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9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563642.8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流体稳定性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布置在装置外壳内腔中的样品盛放系统、吸光度测试系统、黏度测试系统、表面张力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样品盛放系统包括放置在旋转平台上的可视化样品室。所述可视化样品室内盛放有待监测纳米流体。该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收集透射光强度、表面张力数据采集、黏度数据的采集和拍照记录等步骤。该装置既能实现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实时观测,也能实现对体系物理参数的实时记录,较为全面地表征了纳米流体稳定性变化,有助于对同时刻纳米流体的稳定性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分析,实现了各种稳定性表征方法的良好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925400.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石裂隙初始点的弹性应变能获取方法,其包括取岩石试样进行岩石力学单轴压缩试验,并将岩石试样与声发射仪连接,在实验过程中测得相互对应的应变、应力及声发射信号;将声发射仪监测到第一个明显的振铃计数突变值的时刻认定为岩石的裂隙初始点;根据裂隙初始点将岩石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求取两个阶段的岩石弹性应变能;本发明基于岩石裂隙初始点的弹性应变能获取方法将岩石弹性应变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求取,且依据弹性变形阶段所对应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弹性应变能的计算,得到的弹性应变能准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0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1492535.7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斜井备用防爆门装置,包括混凝土箱体、门扇、窗扇、第一电动推杆机构和第一支架,混凝土箱体的前端具有能正对斜井防爆门的出口,出口的四周形成有刚性门框,门扇的上侧边与刚性门框的上侧边铰接,门扇能盖在出口前且通过刚性门框获得支撑力,门扇上开设有泄压窗口,窗扇的上侧边与泄压窗口的上边缘铰接,窗扇盖在泄压窗口前且通过泄压窗口的边缘获得支撑力,第一电动推杆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电动推杆机构的推杆向后伸出时能支撑门扇而使出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本发明在使用时罩在突出于地面的斜井体及斜井防爆门外,在井下发生一次爆炸后利用备用防爆门快速复位关闭通道,在井下发生多次爆炸时能正常泄压而后复位。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476107.5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E21B49/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煤层群开采双重卸压消突评判方法。该评判方法包括确定在初始地应力下被保护层的压缩变形量、确定保护范围理论边界线、施工测试钻孔、测量被保护层煤体基本参数、计算被保护层煤体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计算被保护层煤体内瓦斯压力动态变化、计算含瓦斯煤体的有效应力和划定保护范围实际边界线等步骤。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瓦斯压力和地应力因素对被保护层卸压防突范围的影响,对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进行进一步准确估计,为卸压防突范围的精准确定提供了依据,基本上保障了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影响范围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能够获得较为真实的无突出危险性范围,为被保护层开采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271721.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测量用倾角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滑坡测量用倾角传感器包括筒状外壳,筒状外壳的内腔中装有液体,筒状外壳的筒口端连接有传感器座,传感器座上设置有CCD相机;滑坡测量用倾角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在可能发生滑坡的岩土体上钻孔;将滑坡测量用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测斜管上后放到钻孔底部;将所有传感器的数据线接到终端,得到初始角度数据;每隔一段时间再次接通电源并记录下所有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得到该时间段的实际角度数据;利用各个时间段测量到的实际角度数据计算得到整个滑坡体的水平位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子罗盘测量含有铁磁干扰的滑坡体的滑坡位移时存在误差大甚至会得到错误的结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357905.0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让抗一体吸能防冲锚杆及其抗冲击方法,该锚杆包括预紧螺母、减摩垫圈、加载垫圈、防冲构件、托盘和锚杆杆体。防冲构件包括菱形蜂窝结构Ⅰ、新型蜂窝结构和菱形蜂窝结构Ⅱ,并被套筒包裹,套筒中注有剪切增稠液。锚杆杆体的一端锚固在巷道围岩内,另一端依次穿过托盘、菱形蜂窝结构Ⅱ、新型蜂窝结构、菱形蜂窝结构Ⅰ并伸出加载垫圈,预紧螺母旋入锚杆杆体。当遭受冲击时,剪切增稠液瞬间变硬吸收能量,为芯层提供支撑,冲击消失后,剪切增稠液恢复原状,降低较弱冲击力对锚杆造成的疲劳损伤;当冲击能量较大时,除剪切增稠液变硬吸收能量外,新型蜂窝结构、菱形蜂窝结构芯层Ⅰ和菱形蜂窝结构芯层Ⅱ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26211.8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力学实验可视化测定装置,包括围压腔,围压腔包括水平底板、透明围罩和密封垫,透明围罩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上压头,水平底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下压头,岩石力学实验可视化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套在岩石试件外的透明热缩管和用于采集岩石破裂信号的声发射传感器套,声发射传感器套包括弹性透明保护套和圆环形声发射探头。本发明能通过工业相机宏观观察试验中岩石压缩破裂的过程,解决了现有岩石三轴压缩实验中岩石破裂过程不可视的缺陷。并且本发明能通过声发射传感器套能更全面的采集岩石试件周向及周向范围内的微小破裂信号,能更准确的对破裂位置进行定位,进而能更准确的监测出岩石内部的微观裂隙的破坏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07563.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隧道开挖围岩体变形的可变预应力支护装置,其包括套筒和设置在套筒中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部焊接在套筒的底部,所述套筒的侧面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中插装有插销,压缩弹簧的上端顶在插销上。本发明将上部拱架插入套筒,上部拱架的下端面置于压缩弹簧上,然后拔出插销,释放压缩弹簧能量,对上部拱架施加向上的推力,从而实现上部拱架预先对隧道围岩体施加抵抗其变形的预应力,且压缩弹簧提供的预应力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开挖围岩体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本可变预应力支护装置对隧道围岩提供预应力支撑能有效降低围岩变形量,减小隧道围岩最终施加在支护装置上的压力,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9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63642.8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流体稳定性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布置在装置外壳内腔中的样品盛放系统、吸光度测试系统、黏度测试系统、表面张力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样品盛放系统包括放置在旋转平台上的可视化样品室。所述可视化样品室内盛放有待监测纳米流体。该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收集透射光强度、表面张力数据采集、黏度数据的采集和拍照记录等步骤。该装置既能实现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实时观测,也能实现对体系物理参数的实时记录,较为全面地表征了纳米流体稳定性变化,有助于对同时刻纳米流体的稳定性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分析,实现了各种稳定性表征方法的良好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0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46108.6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复杂地质构造下煤岩三维应变场可视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应力条件模拟系统和应变监测系统。所述应力条件模拟系统包括相似模拟实验架、加载系统和圆形滑道。该方法包括制备3D打印线材、打印应变可视化相似模型、模拟地层倾角及含瓦斯情况、施加应力场和对模型内部微囊破裂染色情况进行记录等步骤。该系统可实现对复杂地质条件相似模拟模型内部裂隙产生、发展的追踪,并追踪内部墨点的三维移动绘制位移场四维图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