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07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1227536.2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过渡金属磷酸类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为镁‑过渡金属磷酸类化合物/碳复合物,所述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含量为1.71±0.30%,其余为镁‑过渡金属磷酸类化合物。本发明制得的镁‑过渡金属磷酸类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电压达2.4V(vs.Mg2+/Mg),充放电容量均可达到理论容量,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脱嵌镁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0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27536.2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过渡金属磷酸类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为镁‑过渡金属磷酸类化合物/碳复合物,所述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含量为1.71±0.30%,其余为镁‑过渡金属磷酸类化合物。本发明制得的镁‑过渡金属磷酸类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电压达2.4V(vs.Mg2+/Mg),充放电容量均可达到理论容量,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脱嵌镁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65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053635.1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1391 , H01M10/054 , C01G31/0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镁可充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成本便宜的五氧化二钒、柠檬酸和表面活性剂为原料,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钒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为B相,纯度高、结晶好、制备方法易于控制。当B相二氧化钒纳米材料作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时,在50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高达394.2mAh/g,循60圈后仍能保持205.9mAh/g,放电电压平台高达2.1V(vs.Mg2+/Mg),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脱嵌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6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53635.1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31/02 , B82Y30/00 , H01M4/1391 , H01M4/48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2 , B82Y30/0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16 , C01P2004/34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H01M4/1391 , H01M4/4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镁可充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成本便宜的五氧化二钒、柠檬酸和表面活性剂为原料,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钒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为B相,纯度高、结晶好、制备方法易于控制。当B相二氧化钒纳米材料作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时,在50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高达394.2mAh/g,循60圈后仍能保持205.9mAh/g,放电电压平台高达2.1V(vs.Mg2+/Mg),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脱嵌镁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