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10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9457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4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粉体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合成的掺杂改性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构建了0.94(K0.48Na0.48Li0.04)(Nb0.95Sb0.05)O3‑0.06Bi0.5(Na0.7K0.3)0.5ZrO3压电材料体系。本发明采用直接微波加热合成方法,有效发挥微波合成的优势,实现了掺杂改性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粉体材料的低温、快速合成,得到结晶良好、表面活性大的陶瓷粉体,且能耗低,对环境友好,有利于后期陶瓷的烧结及性能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58066.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462 , C04B35/622 , C04B41/88 , G21B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介孔晶界结构的Li2TiO3氚增殖剂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制备Li2TiO3粉体;然后制备Li2TiO3素坯;再制备Li2TiO3氚增殖剂陶瓷:通过闪烧设备对Li2TiO3素坯素坯进行烧结,获得具有介孔晶界结构的高释氚Li2TiO3氚增殖剂陶瓷。本发明基于闪烧技术,通过调控闪烧技术参数,实现Li2TiO3氚增殖剂陶瓷材料中晶界介孔孔径及孔密度的精准调控,从而实现Li2TiO3氚增殖剂的高效释氚。
-
公开(公告)号:CN117732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8283.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铋纳米棒/溴氧化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水热法,先制备硫化铋的前驱体,再将其与五水合硝酸铋和溴化钠搅拌均匀后水热生长成硫化铋纳米棒/溴氧化铋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调控复合材料中硫化铋前驱体的质量,获得了具有独特纳米结构和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的复合材料。当2 mmol溴氧化铋与0.05 g硫化铋前驱体一同水热合成硫化铋纳米棒/溴氧化铋复合材料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罗丹明B去除性能,30分钟的暗吸附、再进行15 min的光催化反应后去除率即可达到99.2%;同时,该硫化铋纳米棒/溴氧化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四环素、甲基橙等有机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624404.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65 , C01B32/198 , C04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化硅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碳化硅陶瓷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与硅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即得;所述硅源用于在碳热还原反应温度下提供一氧化硅气体。该制备工艺简单,安全,高效,制备的三维多孔片状碳化硅陶瓷气凝胶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的优点,可以作为潜在的吸波材料和优异的隔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94492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308753.3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陶瓷球的微波烧结方法及辅助加热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铝陶瓷球的微波烧结方法,将生坯与辅助加热材料共同放入微波加热设备的加热腔体内,第一阶段升温至电流浮动范围在10μA以内,第二阶段升温至烧结温度,保温,冷却,制备了氧化铝陶瓷球。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加热装置利用微波烧结过程中不同物质对微波的吸收特性,在低温阶段,采用辅助加热材料加热方式,在高温阶段,采用氧化物陶瓷自身的体加热方式,并通过装置的保温特性保证了烧结过程中氧化物陶瓷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均匀。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烧结方法,烧结时间短,烧结温度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快速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74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42339.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碳化硅纤维毡的表面沉积一层较为密集的小粒径碳化硅,制得强化碳化硅纤维毡,将强化碳化硅纤维毡浸渍于硅溶胶中,经老化、溶剂置换及超临界干燥处理后制得气凝胶改性纤维毡;在二氧化硅气凝胶、碳化硅纤维毡及小粒径碳化硅的协同配合下使得所制备的气凝胶改性纤维毡不仅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暖性能,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另外,通过在气凝胶改性纤维毡的表面涂覆聚氨酯涂层胶有效地改善了其疏水性能,使得最终所制备的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疏水性能,有效地保证了其品质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59304.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1B32/97 , C01B33/158 , B01J13/00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SiC@SiO2纳米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含:将碳源和硅源混合后顺次干燥、研磨得到前驱体粉末,在氩气气氛下将前驱体粉末进行烧结得到SiC纳米纤维气凝胶,将SiC纳米纤维气凝胶进行氧化。本发明以小麦面粉、玉米面粉和高粱面粉作为碳源,成本低且更加环保,残留的碳源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被分解,得到纯度较高的SiC纳米纤维气凝胶,进而保证目标产物的高纯度;在氩气气氛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降低了合成温度,缩短了合成所需的时间;气凝胶原位径向生长,直径较小且长径比高,然后通过氧化得到具有核‑壳结构且长径比高的SiC@SiO2纳米纤维气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3097.0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热压烧结模具及使用方法,涉及微波烧结装置领域,包括液压上顶杆、液压下顶杆和热压保温模具,所述热压保温模具包括压头、压柱模具、模套模具、上垫片和下垫片,所述模套模具的内层为模具层,所述模套模具的外层为保温层,所述模具层具有高致密度,所述保温层为多孔结构。本发明均是采用透波材料制成,这使得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扰乱微波谐振腔内的电磁场分布,使得微波能够完全作用于所烧结的样品上,同时结合了微波烧结和热压烧结的优势,对于难以烧结致密化的陶瓷,可以通过该设备快速达到相对较高的致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66508.X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64 , C04B35/624 , C04B41/85 ,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化硼@二氧化硅复合陶瓷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氮化硼气凝胶先浸渍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前驱体溶液中,再浸渍于氨水/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缩聚反应,经过陈化、干燥,得到氮化硼@二氧化硅复合陶瓷气凝胶。本发明将二氧化硅前驱体溶液充分浸渍在氮化硼气凝胶之上,将氮化硼气凝胶作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支撑骨架,改善纯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结构易塌陷等问题,保留了氮化硼气凝胶原有的微纳尺寸三维网格纤维结构,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制备流程,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潜在隔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0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24404.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65 , C01B32/198 , C04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化硅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碳化硅陶瓷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与硅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即得;所述硅源用于在碳热还原反应温度下提供一氧化硅气体。该制备工艺简单,安全,高效,制备的三维多孔片状碳化硅陶瓷气凝胶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的优点,可以作为潜在的吸波材料和优异的隔热材料。
-
-
-
-
-
-
-
-
-